孩子厭學一直是一個令父母頭疼的問題,有的孩子厭學的主要表現為不愿意學習,借故逃避學習,不做作業。但是一談起電腦、電視劇、游戲興致勃勃,一談學習情緒就低落,沉默寡言,他們把學習當做一件痛苦的事情。
孩子厭學情緒怎么辦
1、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困難。家長要從孩子的角度考慮一些,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對逐漸加大的學業難度失去耐心,所以就選擇用不想上學的方式來逃避。家長不妨給孩子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也可以幫助孩子找出自信心,讓孩子能夠喜歡上學習。
2、理解孩子的壓力。多數孩子叛逆時期不想去學校了,家長不妨對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學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壓力,不是遇到了特別大的事情,或者實在是受不了了,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的,還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這樣問題才容易解決。
3、多與孩子談心。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長要經常與孩子談心,了解孩子在學習上或其他方面的情況,給予心理疏導,消除畏學情緒,鼓勵孩子克服困難,積極開動腦筋,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家庭教育也要講究策略,家長應該多鼓勵、表揚孩子。孩子只要有一點進步,就要給予充分肯定,以便增強孩子的學習信心。
4、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密關系。建立信任關系是至關重要的,精神支持系統是幫助孩子解決厭學問題的首要條件。如果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導致孩子厭學,我們就必須找到如果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加以解決;如果孩子是在學校人際關系出現了問題,我們就要幫助孩子來解決人際關系給孩子帶來的困惑。
5、家長以身作則。興趣是人們開展活動的最大動力之一,如果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他們就會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積極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而要想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家長本人要對學習很有興趣,平時家長要陪孩子看看書,偶爾與孩子討論一些閱讀感想;在旅游的時候,多跟孩子聊聊歷史、地理和當地的文化。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父母喜歡學習,孩子大多都對知識抱有極大的興趣。
孩子厭學情緒的原因
現在的父母們往往花很多錢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學習班,犧牲孩子的休息與娛樂的時間,強迫孩子長時間地學習,使他們在心理上承受不起,自信心喪失,于是孩子就產生了逃避心理,進而拒學、厭學。
除了父母的期望過高,學習壓力大之外,孩子厭學還可能是因為學習目的不明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關心的問題是我為什么學習?我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而一些父母與孩子缺少心靈上的溝通,不能為孩子從理論上回答這些問題,實際生活中也無法為孩子提供一個參照,只是一味地讓孩子學習,并給孩子提供過于富足的物質條件。孩子除了學習,其他的都不用擔心,當然也就沒有通過學習而改變現狀的愿望。于是,學習的動力也就逐漸消失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父母對孩子保護過度,這種過度保護很容易使孩子失去鍛煉的機會,并導致孩子失去自信。而缺乏自信的孩子不僅無法保護自己,在集體生活中也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由此也會產生畏懼上學或厭惡學習的心理。
如何避免孩子出現厭學情緒
1、一定要多些包容和鼓勵,尤其是孩子因為挫折或者負面情緒,引起厭學問題、學習動力下降。不能夠批評、打擊、否定孩子等處理這件事情,而是要適當包容孩子的負面情緒,積極鼓勵孩子戰勝挫折、努力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多些安全感和支持感,才能有更強的動力去戰勝學習上的困難。
2、應該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以及求知欲望,可以讓孩子讀一下名著、看偉人的生平傳記或者帶孩子出去看博物館、動物展覽等,讓孩子有更強的學習興趣并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3、適當降低孩子的學習目標,同時讓孩子更好的完成學習計劃,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有成功的信心以及足夠的動力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