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大致可以輕度厭學、中度厭學和高度厭學三種,所以家長在引導孩子的時候,要分清楚孩子厭學的程度,采取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回歸到學習中去。
孩子有些厭學怎么辦
第一點,家長應該多給予孩子鼓勵。作為家長可以多對孩子進行激勵教育,但凡孩子只有一點進步,家長都應該及時給予鼓勵,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家長不能總是批評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孩子一起分析錯誤出現在哪里,引導孩子正確歸因。
家長還要注意豐盈孩子的內心世界,因為只有當孩子擁有一個多彩的內心世界時,才不會輕易被別人影響,而是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除此之外,內心豐盈的孩子對待生活也會更加積極樂觀,即使面對不利的情況,也擁有自我調節的能力,而這一點十分重要。
第二點,家長要多抽空陪孩子,關注他們的心里需求。當孩子在學習上出錯,或是考試沒考好的話,不要嚴厲批評他們,而是幫助他們找出錯誤、分析錯誤,并改正。鼓勵孩子不怕犯錯,而是及時改正。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多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
第三點,家長不要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不要整天盤問孩子的學習,不要太過看中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應該面對現實,結合孩子實際情況合理調整自己對子女的期望值,這樣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長。
第四點,培養孩子獨立進取的個性。孩子個性是否獨立進取與孩子的學習動機關系密切,上進心不強對孩子的學習影響很大。強上進心、高抱負水平,將持續地推動學習活動高效率地進行,而良好的學習效果又給學習動機帶來自我強化的作用。
孩子厭學的原因
1、缺乏興趣。很多孩子經常會把“學習枯燥”掛在嘴邊,因為孩子從玩的狀態轉變為學習狀態需要一定的時間!有時候孩子可能覺得學習內容沒意思,也可能覺得老師講課枯燥,或其他一些原因。
2、易受干擾。孩子有時候不是不想做作業,但是每天回到家就忍不住玩手機、玩電腦游戲,時間一晚就不愿意做作業,不愿意學習了。手機、電視、電腦等電子產品是影響眾多孩子學習的外界干擾因素。
3、方法不當。有些孩子沒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沿用著保守、單一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率低,容易產生知識漏洞。久而久之,孩子會對學習失去信心,逐漸失去學習的信心。
4、目標不明。很多孩子在學習之初并不知道學習到底是為了什么,多數是聽到父母、老師在耳邊說“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好大學”、“不讀書,將來就賺不到錢”而去學習。自己對于未來發展是很茫然的,每天渾渾噩噩,日復一日地過日子。
5、信心不足。當孩子基礎不扎實,繼續學習更深、更有難度的知識時,往往感到沉重的壓力,無法應對!過重的壓力會讓孩子透不過氣,逐漸失去信心。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往往不客觀,僅僅因為一兩次的失敗就很容易否定自己的能力,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低,甚至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6、消極情緒。孩子很容易受學習壓力、周圍環境、人際交往、家庭問題等因素影響,從而無法安心學習。
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厭學情緒
1、多鼓勵孩子。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多多地夸獎孩子、鼓勵孩子,孩子就會找到在學習上的成功感,獲得成功感的孩子,會喜歡上這種感覺,從而更加努力地、加倍地學習。家長也不要擔心,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對于厭學的孩子來說只有益處。
2、降低期望值。家長的期望過大,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給家長學習的,十分怕辜負父母的期望,身上的擔子就變得越來越重,孩子終究會負擔不起。
家長一定要學會夸孩子,就像小時候孩子學會吃飯、走路會得到夸獎一樣,家長不斷打擊孩子就是因為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了,還老是對比其他家的孩子,口頭禪就是別人家的誰誰誰又怎么樣了。這也不是說家長應該對孩子沒有期望,兩種極端,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