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孩子社會化、掌握安身立命能力的途徑。但現實中厭學的孩子有很多,有的可以自己克服,對學習影響不大,屬于正常范圍。有的比較嚴重,自己克服不了,導致學習成績下降,自信心和自尊心受挫,甚至無法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那么,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么幫助孩子呢?
孩子14歲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后,就會開始實踐自己,這個實驗的結果是我能否徹底改變自己的關鍵。
營造環境,讓厭學的孩子在實踐中培養興趣,品味學習的成功感和興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的幫助孩子改正厭學的心理障礙。
2、幫助孩子制定目標。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學習是縮短自己與目標距離最好的方式,所以當孩子不想上學時,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的目標。
3、家長們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由著孩子不上學。如果真的這樣做了的話對孩子學業就耽誤了,14歲孩子正是青春期,他沒有正確的理念,那么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給孩子好好講講,一定要上學,在上學的年齡,好好學習,以后才能找個好的工作。
4、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因為每個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是有所不同的,所以當孩子出現不想上學的表現時,父母不要過于心急,而是要學會耐心的去詢問原因。而后再根據孩子所說的原因“對癥下藥”。只有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才能夠緩解他們厭學的情緒。
孩子14歲不想上學的原因
個人原因一般包括父母和自己給自己太大壓力,雖然我們常說有壓力才有動力,但是當壓力超過孩子的承受能力時,孩子就是負重前進,很容易厭學;還有就是對學習不感興趣。有些孩子其實很聰明,但是對學習沒有興趣。所以他會覺得學習很煩,很無聊,很無聊,沉迷于其他手機或者電腦游戲。
家庭原因一般包括家庭教育方式不當、父母過度嘮叨、責罵、嘲諷甚至用拳頭或不切實際的方式增加學習量,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進而演變成厭學情緒;夫妻感情不和,單親,后父母的傷害,你想想,孩子學習肯定需要一個安靜溫馨的家庭環境。
如果家里經常吵架或者離婚,孩子還有心學習嗎?只有夫妻關系好了,孩子才能專心學習上學。
如何緩解孩子的厭學情緒
1、言傳身教比任何教育方式都要有用和有效的多。作為家長,我們就是孩子的第一位引導人,也是在他的人生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多以自己的正面形象去引導孩子。你希望孩子愛學習,那么你就要成為一個愛學習的人。你希望孩子很努力,那么你就要成為一個很努力的人。
同時我們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固定的親子時光,現在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所以各方面的誘惑力就會多很多,這個時候家長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就更要有耐心和愛心!
2、積極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釋放情緒。家長要讓孩子學會及時消解內心的負面情緒,學會表達、傾訴。告訴孩子要懂得積極的與自己的父母溝通,傾聽意見和建議,才能夠及時解決自己的問題。
同時可以努力增加孩子的興趣愛好,告訴孩子將自己的精力放在感興趣的事情上面,比如出去逛街、看電影、和好朋友聚會、吃美食等,讓生活變的豐富起來,這樣就可以減輕孩子的壞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