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怕老師,家長不能掉以輕心;可以幫助孩子增加一些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人際交往能力。孩子每個點滴的進步都應(yīng)該給予真誠的夸獎和正面的肯定,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幫助孩子更好的融入學(xué)校這個大家庭。
孩子上學(xué)膽子小怕老師怎么辦
1.弄清楚問題出在哪里。想要解決問題,就要先弄清楚問題的根源在哪里。家長可以先從自家孩子身上入手,經(jīng)常詢問一些孩子在學(xué)校的情況,看看孩子和老師關(guān)系冷淡到底是因為孩子刻意躲著老師還是老師對孩子態(tài)度比較冷淡或者過于嚴厲造成的。
2.不輕易表達對老師的不滿。有些家長遇到事情就會怪老師,其實很多時候確實是孩子犯了錯誤,即便是家長對老師有意見,也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壞話,否則會讓孩子對老師產(chǎn)生更強的抵抗情緒。
3.消除對老師的恐懼感。小孩子對于批評人時的老師會感到害怕,所以要告訴孩子,老師批評小朋友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做錯了什么。要讓孩子和老師多多接觸,多多互動,不能過分疏離,越是疏離越因為陌生而感到恐懼,和老師熟悉之后做錯事被老師批評兩句,孩子也是能夠接受的。
4.角色互換游戲。在家里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孩子扮演老師,一方面讓孩子能夠理解老師的做法,另一方面通過孩子的表演能夠看出平時老師是怎么對待孩子的,老師平時的形象是什么樣的,從而方便家長“對癥下藥”。
孩子為什么會怕老師呢
1、不能忍受老師對自己冷淡的態(tài)度,或不能接受老師對自己的批評而與老師產(chǎn)生的一種抵觸情緒;目前,許多老師都不能夠常常以肯定的態(tài)度、欣賞的眼光和鼓勵的言語對待學(xué)生,而是常常用否定的態(tài)度、挑剔的眼光和批評的言語對待學(xué)生,因此造成孩子對老師的懼怕,產(chǎn)生抵觸情緒。
2、有的孩子性格內(nèi)向膽小,不敢與老師交流,也會顯得怕老師。而有的孩子是比較敏感,覺得老師不喜歡自己,從而也就不喜歡跟老師交流。
鍛煉孩子膽量的小妙招
妙招一、提前預(yù)防用處大。經(jīng)常帶孩子接觸不一樣的人和物,比如讓不同的家庭成員給孩子換尿布,帶孩子去親戚好友家串門,經(jīng)常帶孩子壓馬路等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做法,卻能很有效地幫助孩子開拓眼界,一定程度上消除孩子對陌生事物的恐懼,孩子會更愿意去探索未知和美好。
妙招二、愛與鼓勵不可少。膽小的孩子,一般也是缺愛的孩子。因為缺愛,內(nèi)心沒有安全感,就很容易不自覺地害怕和擔心。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盡可能地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與溫暖,內(nèi)心也會更加豐盈充實,更有安全感。
同時,家長一定要盡可能地鼓勵孩子,引導(dǎo)并幫助孩子完成一些有難度的小任務(wù)。只要一兩次挑戰(zhàn)成功了,孩子的膽量也就來了。
妙招三、做孩子的軍師。人之所以會恐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未知。因為不明白、不清楚、不懂得才會害怕,反之如果你對事物的把握了然于胸,你是不會不敢去做的。抓住這個心理,父母要學(xué)著做孩子的軍師,幫助孩子分析可能存在的困難和解決的方法。
比如孩子害怕演講,家長就幫著分析演講有哪些準備工作,如何克服臺上的恐懼等等,幫孩子把演講這件事弄懂了,孩子自然就不害怕了。
妙招四、鼓勵孩子交友。當孩子有了自己的好朋友,當遇到一些害怕的事的時候,他就有了傾述的對象,并且小伙伴也更能感同身受地幫助他想辦法,孩子的恐懼感就會大大減輕。可以說,知心的小伙伴是治愈膽小的一劑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