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孩子玩手機已經成為常態了,不僅青春期的孩子喜歡玩,就連小學的孩子都愛不釋手。但過早的沉迷手機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
小孩喜歡看手機怎么辦
1、堵不如疏。手機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家長要區分開。一點都不讓孩子玩手機,也不太現實,不如主動后退一步,讓孩子適當的玩。現在很多手機都有個功能,那就是家長遠程操控。通過這個功能,可以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以及軟件,給孩子講明白,不是不讓玩手機,而是不能沉迷手機。
2、規定時間。給孩子玩手機規定一個時間段,前提是有效率的完成了自己的事情,吃完飯之后可以玩半個小時。也可以通過獎勵與懲罰的方式,成績上升一名,順應延長一到兩分鐘,但是學習成績下降了,那么時間就要相應減短。當孩子形成了良好的作息,就會將這種方式視為一種規則,也會在規則范圍內考慮后果。
3、培養興趣,提高親子陪伴質量。保證孩子有一個充實豐富的生活很重要。家長可以趁寒假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把時間投入到有趣又有意義的事情上。除了學習,趁著假期,可以多帶孩子進行體育鍛煉,讓孩子和自己一起運動,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體會手機之外的樂趣。
4、家長要以身作則。許多家長自己手機不離手、打游戲追劇,卻責怪孩子不該玩游戲,這樣的教育是缺乏說服力的。
父母的言行,家庭氛圍,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行為習慣。家長愛讀書、求知、自律,大概率會培養出同樣自律的孩子;而父母成天熱衷于玩手機、看電視,孩子自然也更容易對游戲感興趣,甚至上癮。因此,家長要提高對自己的要求,給孩子做好榜樣,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小孩喜歡看手機的原因
原因一:手機本身的吸引力。手機因為自身具有色彩豐富、畫面生動、內容廣泛等特點,不僅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很多成人也對它愛不釋手。
原因二:孩子對家長的模仿。一個迷戀手機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個迷戀手機的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有一個定論是“身教大于言傳”,當家長一邊不讓孩子玩手機,一邊自己又樂此不疲的時候,孩子更多的會模仿大人的行為,而不是聽大人的口頭教育。
原因三:父母沒有用心的陪伴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很重要的,不過有的家庭處于種種原因,父母不在孩子身邊,會把孩子交給老人或者是其他親戚照顧,為了方便與孩子聯系,就會給孩子買手機。甚至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未來讓孩子不打擾自己,便讓孩子玩手機。
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只會在虛擬網絡世界中尋找精神寄托,難以拒絕那些網上的誘惑,最后就會沉迷于手機的虛擬世界中無法自拔。
手機對孩子到底好不好
手機對孩子來說,就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我們不僅要看到手機的弊端,更要看到手機的好處,一味地強調手機的不利之處,反而觸發“禁果效應”。不如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的使用電子產品,學會將電子產品當做工具而不是整個生活。
對于手機的引導需要父母的一起努力,如何利用手機成為了我們必須知道的事情。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多注重對孩子的陪伴,利用其他事情來轉移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