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漫長而又枯燥的過程,如果孩子在這一過程中,無法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孩子很容易就會產生不想上學的想法,這就需要家長多學習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緩解孩子的厭學情緒,讓孩子回歸學習。
兒子不去上學怎么辦
1、跟孩子耐心溝通。如果孩子向家長提出不想上學的想法,家長要認真對待這個問題,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把孩子訓斥一頓或痛打一頓,因為這樣做非但不能消除孩子不想上學的想法,還會讓孩子更加抗拒上學。
所以,家長的最佳做法就是跟孩子坐下來好好地聊一聊,心平氣和地詢問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因為孩子不想上學可能與自己的學習成績落后有關,也可能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不和諧有關,針對不同的原因,家長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
所以,家長不僅要耐心地聽孩子說出心聲,還要冷靜地思考孩子的說話,這樣做才能找到說服孩子好好上學的方法。
2、跟老師密切合作。家長了解了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以后,就要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家校合作是幫助孩子改變想法的有效措施,所以,家長要主動跟班主任老師進行聯系,最好能跟老師當面溝通。
一方面要告訴老師孩子目前有不想上學的想法,把孩子說出的原因也告訴老師,請老師幫忙核實;另一方面要向老師表明自己的態度,請老師給出建議,自己會積極與老師配合,共同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
當然,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與老師溝通的過程中,讓孩子親耳聽聽老師對自己的評價和建議,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關愛,更加積極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重新燃起上學的愿望。
兒子不去上學的原因
一是孩子的成績不好,喪失信心。中學階段學習節奏快、內容多,孩子們往往會因一時疏忽或者放松而掉隊。再加上知識點的前后連貫性強的原因,往往會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久而久之,孩子學習跟不上成績不好,就會喪失信心,從而厭學不想上學。
二是父母的期望過高,壓力過大。日常生活中,一些父母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孩子學習的期望很高,不允許孩子有些許的放松或者退步。但超出孩子能力的過高要求,會成為孩子的精神負擔,容易使孩子產生害怕失敗的心理,進而想通過不上學的方式擺脫這種精神壓力。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上進心
1、多贊賞孩子,讓孩子體會進步的好感。對于孩子犯錯要寬容,對于孩子取得的成就,要不吝贊賞。因為只有父母給予孩子正面的贊賞,才能讓孩子體會到進步帶來的好處,才能體會到那種進步被贊賞的感覺,這樣有助于孩子形成自己的上進心,去想要更加努力,去做好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2、寬容孩子的錯誤。家長對于孩子的錯誤不要揪著不放,也不要狠狠批評孩子。對于有些錯誤,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寬容,讓孩子自己明白內疚就好了。
如果家長批評孩子,將孩子的錯誤放大劃重點,那么孩子在遭受到父母的強烈批評之后,可能內心就會產生一定的價值懷疑,對自己的自信心產生動搖,對于自己的價值產生負向引導。
3、給孩子講解、灌輸勵志故事。父母可以通過一些名人成長的故事,讓孩子看到希望,看到偉大的目標,激發他勇往直前的勇氣,激發孩子對于這些名人的向往。比如說,你可以給他講講大發明家愛迪生,是怎么經歷幾千次失敗而發明了電燈的故事,讓孩子了解到失敗并不是可怕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