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長要擺正心態
父母應轉變對孩子的態度,正確對待孩子的成績,讓孩子正確認識成績,而不是用成績來作為評判孩子的標準。
適當的強化不只是讓孩子對學習保持積極的態度,最重要的是孩子能夠學到東西。家長們一定要記住一點,注重學習的過程,不要過度看重學習的成績。
2、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上的自信心,幫助孩子找對正確的學習方法。如果是基礎知識不牢固,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補習,或者讓孩子尋求老師的幫助,另外平時讓孩子多預習,多復習等等。
鼓勵孩子面對眼前的困難,通過家長對孩子學習方面的引導,讓孩子重新建立學習信心,重新回到學習當中。
3、多鼓勵和支持孩子
指責只會讓孩子讓孩子越來越喪失信心,所以,當孩子平時學習有所進步,按時完成作業和做對題目的時,家長就要及時鼓勵孩子。
只有當孩子能夠受到一定的鼓勵,這樣就會直接影響孩子對學習的動力,從而提高孩子自身的學習興趣,孩子從而也會越來越喜歡學習。
孩子厭學逃學的原因
1、學習方法出現問題
有些孩子明明很努力,可是學習成績還是很差,一次一次的失敗,讓孩子常常會感到挫敗感,從而會自暴自棄,放棄學習,產生厭學心理。
2、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
每次考完試家長關心的不是孩子累不累,而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每當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只會不斷的給孩子施壓,于是孩子越來越討厭學習,對父母的期望也出現了逆反心理。
3、不良風氣的影響
孩子的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建立,很容易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很容易受到誘惑而迷失方向。
4、基礎知識不牢固
孩子小學知識學習不扎實,基礎可能比較差,當升入初中之后,學習科目增多,學習內容加深,因此,孩子學習跟不上進度,也會喪失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