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么學也學不會,家長、老師也是經常的指責孩子,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倦怠的情緒,因此厭學,此時家長要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引導孩子,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十歲小孩厭學該怎么辦
1、首先要正確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放低身段和孩子溝通,這方面要讓父親出面溝通效果會更好(讓家中最有權威的一方去溝通)然后針對了解到的厭學的原因去逐步解決。切不可批字當頭,罰字當頭。
2、實事求是地看到孩子的優點和微小進步,及時給以肯定,使孩子有成功的感受,逐步提高自信心,由“厭學”變成“喜學”,亦不可壓力過大,父母盲目果斷。 由于厭學問題的原因比較多,每個孩子的性格不盡相同,所以在調整孩子心態上的方法都不盡相同。
但是你要相信孩子厭學的心理是渴望被了解的,一定要進入他的內心進行了解。切不可主觀判斷,要相信每個孩子的天性都是善良的。
3、幫助孩子糾正學習態度。厭倦學習的孩子害怕學習困難和無聊,覺得學習更多的知識沒有多大用處。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首先要有正確的學習目的和良好的學習態度,從根本上讓孩子克服厭學。
4、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對學習事物感興趣。他們可以使用情感激勵、自我發現、討論和分析等方法來使孩子對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對于每一個正常的孩子來說,學習是一種需要,但學習是無聊的,這將不可避免地抑制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挫傷他們的學習熱情。
5、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嘗試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孩子。情緒最大的特征之一是感染力。父母在幫助孩子調節情緒時,必須注意父母自身的情緒變化,善于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孩子。當孩子們取得好成績和快樂時,他們應該和孩子們一起快樂。當孩子們感到沮喪時,他們應該體貼和安慰他們。
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
1、目標不明確,缺乏自信。在學習過程中,孩子需要不斷建立自信,確保學習質量。許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期望過高,或給孩子施加壓力,甚至經常把自己的孩子與他人比較,這不僅讓孩子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也讓孩子誤以為學習就是為了取得好成績,好排名。
實際上,這會降低孩子的自信,從而失去學習目標,盲目追求結果。長期來看,如果結果不令人滿意,孩子就會失去學習的信心,導致疲勞。
2、是家庭學習氛圍的缺失。當父母“靜等孩子花開”時,并不是無所事事,而是一定要對孩子有細心觀察,引導他們覺察自己的內心,同時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兒童注意力難以集中,家長的誘惑更難以抗拒,從而使兒童對學習失去興趣。所以,家庭學習氛圍也是影響兒童學習的主要因素。
3、社會壓力大。現在大部分孩子都上網了,特別是中學生,有能力接收和分析信息。與此同時,因特網也是父母獲取教育信息和資源的主要渠道。中學和高中的入學率、名牌大學的入學率等新聞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了雙重壓力。
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1、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家長和孩子一同學習。初入學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差,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并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2、設法提高孩子成績。提高孩子成績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長應設法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哪怕是某一科的成績。
3、從孩子的某一特長出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個孩子都有好的方面,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好的方面、特長和成功,趁機培養學習興趣和毅力,取得較好的效果。帶孩子去科技館或博物館。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
4、家長對孩子要多表揚鼓勵,少指責打罵。孩子都有自尊心,當孩子的成績被大家認可時,他們倍感自豪。家長不要放過每個值得表揚的機會,當孩子取得成績后要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快樂,于是他下次會照樣去做的。這種溫和的表揚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會因一次成績不好而失去學習興趣。
5、要有耐心,不要急功近利。家長在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時,一定要有耐心,因為孩子的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穩定性不夠,所以多好動愛玩,所以不要過于急于求成,以避免造成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