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并不是很難,幾乎都是一些基礎知識,如果此時的孩子語文成績差,一定是存在問題的,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讓孩子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孩一年級語文成績非常差怎么辦
1、穩固基礎知識。小學語文,最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的一些東西,高樓是由一塊塊的磚搭建起來的,想要學好語文,就應該好好的掌握字的讀音,書寫和意義,這一些最基礎的東西,這需要多加練習,多讀,多背,多聽。反復的訓練,訓練多了以后,這些字的意思,寫法和讀音,就能夠很好地掌握了。
2、增強孩子上進心。上進心是最可貴的,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上進心很強,他就會爭強好勝,就會十分努力的學習,各方面都會非常認真,怎么來培樣孩子的上進心呢?家長對學習好的孩子要多表揚,就會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也要自己去做一個好的學生。
孩子體現的好,就要多鼓勵他,要多夸獎他,也可以買點兒小禮物給予獎勵。
3、聽說讀寫多方位發展。語文學習也要多管齊下,語文學習要注重聽說讀寫,聽,就是要聽懂別人說的話。說,就是要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讀,就是要多閱覽,擴展孩子的閱覽量,廣泛的閱覽課外的一些書本。
有條件的家長也可以把孩子帶到圖書館,或者是書店里去,讓孩子去自由的閱覽,這樣他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去讀。寫就是要注意書寫,就是書寫要仔細,要標準,要養成好習慣。寫,指的是寫作,一年級的寫,就是要把字寫標準,寫正確,包括筆畫筆順都要寫好。
4、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一年級的孩子學習好壞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年級的時候一定不要為了追求分數,給孩子太多壓力,讓孩子認為學習是一份工作,把孩子的興趣弄沒了。
小孩一年級語文成績非常差的原因
1、一年級的孩子不能融入校園生活。一年級的課程不會太難,智商沒有問題的孩子,只要上課專心聽講,認真聽講,做到中等、中上,就不難。許多孩子學習成績比較差,就是上課時認真聽講也不好。
2、方法不當:沉悶期望+過多的學習訓練。一年級的孩子考得不好,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生氣,責備小孩,把孩子貼上“笨”、“不認真”、“學習差”等標簽,那是很容易讓孩子在平時表現不好的。
年少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好,或者變得越來越壞,有一個關鍵的機制在起作用,那就是他從爸爸媽媽那里得到的是充足的還是悲觀的期望,或者是積極的期望。
剛入學的孩子要從三個方向去努力改善學習
1、剛入學的孩子為何成績差異那么大?很坦白地說,很多孩子在暑假都已經上過幼小銜接輔導班了,漢語拼音都已經學過,首次考試對他們來說毫無難度,以至于平時老師上課都很有可能快速帶過,但是對于沒有上幼小銜接班的孩子來說,壓力真的有點大。
這就要求家長在家里給孩子額外輔導一下,幫助孩子快速掌握漢語拼音的書寫,聽讀,這是剛入學后語文學習的重難點。如果老師講得快,家長也不管,孩子考試當然就懵了,不及格也是正常的。
2、讓孩子多閱讀,閱讀的目的是讓孩子多認識字,或許很多人會說那都是生字怎么閱讀呢?其實很多有趣的繪本上有很多的漢字,孩子只要感興趣,他們往往會主動詢問不認識的字,而且很快就記住了。
雖然這個要求有點高,但是實踐證明大多數孩子在一年級識字量都遠遠超出了一年級的學習要求,以至于考試難度都加大了,現在的一年級試卷比過去難得多。多認識字這有利于孩子逐漸能夠自己去理解題意,能讀懂考試要求。
3、簡單的運算也要操練,雖然現在孩子還在學習10以內的加減,但是如果沒有熟練度的話,考試也是容易懵的,家長可以讓孩子多練習數字拆分即可,比如6可以拆分成5和1,每天讓孩子都操練幾十題,熟練了問題就解決了,剛入學講思維和邏輯意義不大。
另外還要多給孩子講解每種題型是什么意思,怎么做,這樣孩子在考試的時候才明白從哪兒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