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叛逆期之后,父母會覺得孩子很陌生,脾氣秉性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此時父母保持耐心,正確的引導孩子,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待孩子。或許只是短短的幾分鐘,暖暖的幾句話,輕輕的幾次撫摸,孩子的心結就能解開,就能讓孩子從叛逆厭學中走出來。
17歲孩子叛逆厭學咋治
1、家長不能溺愛孩子,教育孩子要堅持原則。父母過于溺愛自己的孩子,大大小小的事都順從孩子,無論孩子提什么要求。孩子的父母是希望用愛感化話孩子,但這樣做要有一個前提是孩子本身的世界觀價值觀是正確的才可以。
孩子從小被溺愛,沒規矩,沒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父母應該先給他“修剪枝叉”,給他樹立原則。
2、父母要給孩子樹立責任意識,不能讓孩子以自己為中心。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形成獨立意識和自我人格,很容易過度關注自己,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也對孩子過度的關注,而沒有教給孩子邊界感、責任感,和對于社會的正確的認知,那么孩子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緒的漩渦,變得自私自利,不會尊重人。
3、青春期的孩子心思細膩豐富,對學習沒有兒童時期那樣專注,這就需要家長引導孩子對學習足夠重視。首先,家長不要提前預判孩子會把學習當做敵對,盡量提升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同時,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對于孩子的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家長的行為舉止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家長對于知識接納積極度和終身學習的態度都會耳濡目染的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
4、關注孩子的情緒,溫馨、寬松的家庭氛圍能有效幫助孩子緩解壓力。其次,讓孩子盡情傾訴,當發現孩子情緒反常時,父母要找適當的時機和孩子談心并引導孩子。最后,永遠不要稱孩子為“壞孩子”,父母不能給孩子下徹底否定性的評價,要看到孩子的優點。
17歲孩子叛逆厭學的原因
1、對孩子過多地指責和冷嘲熱諷。比如,孩子經常聽到家長這類的訓斥,“你光知道玩,一點也不用功。”“你天天到學校是干什么去了?怎么每次考試就考這么點分?”“玩起來你倒是起勁兒的,怎么一說學習就打蔫了呢?”
2、過分重視孩子成績差的學科,使孩子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孩子的語文成績一直不錯,但數學成績卻總不理想。剛上初一時,數學就常常不及格。為此,他的成績總名次在班里排到靠后的位置。
媽媽很著急,常對兒子說:“你的數學不行,在家里得好好補補,要不以后就更跟不上了。”也總說自己數學“就是不行”,但他根本不想花功夫補數學,他覺得數學很難學,很討厭。
3、將孩子的學習成績與班里其他同學的成績相比。很多父母熱衷于將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相比。考試過后,他們不關心孩子是否比以前有進步;什么地方還沒弄明白,而是說:“你怎么又是沒進前10名?怎么就不上進呢?”
慢慢地,孩子厭倦了,總認為:無論他怎樣努力,總是有比他學習更好的同學,父母總還是不滿意;學習就是為了考一個好成績,排一個好名次。這些都是致使許多孩子厭學的家庭原因。
17歲叛逆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1、愛沖動。叛逆期的男孩好勝心是非常強的,如果和同齡孩子起了爭執,或者是別的事情,男孩一旦激動起來,很容易和對方起沖突,甚至是動手打人。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學校會出現男孩子打架事件一樣。
2、挑戰權威。由于叛逆期的心理不斷滋生,男孩在叛逆期容易出現與父母對著干,公然挑戰父母、話語過激的行為,并且不斷的試探父母的底線,與父母老師的教育背道而行,厭煩長輩們提的意見。
3、不懂得心疼父母。叛逆期的男孩其實挺招人恨的,一方面他們渴望被父母理解,但另一方面他們從不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也許是心理還不夠成熟的原因,他們總是讓父母又急又氣、又恨又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