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一種同感:孩子升入初中之后,越來越不喜歡學習、越來越不想去上學了,尤其是初二正值孩子叛逆期的高峰期,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后,父母對于孩子的管教往往會不起作用。那么,家長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處理呢?
初二學生說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1、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厭學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指責。家長在溝通中要盡量避免出現硬碰硬的勸說形式,做好對孩子的情緒疏導,溫柔耐心的勸導孩子。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才能從根源上去著手改善這種情況。
2、想辦法引導他認識到上學的好。促使他能被動地讀書就是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只要繼續下去就行。對于實在不喜歡讀書也真的不讀書的孩子,家長就不要過多地去關注他的成績了。
家長需要想辦法去發現他的優勢,鼓勵他發揮自己的優勢,這也是一種學習,沒準,他找到了自己的興趣,看到了自己的優勢,有了成就感,就多了自信,還逐步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了,就能主動地去努力了。
3、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對學習沒有充足的興趣是孩子厭學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定要找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遺余力的表揚孩子,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看到自己的價值,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很多孩子厭學是因為興趣不高,興趣不高常常與學習習慣不好相聯系,所以家長最好積極觀察自己的孩子,陪伴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有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才好。
4、建立有效溝通。孩子升上初中之后,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學校里,家長最好是珍惜孩子在家里的那段時間,積極培養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讓孩子信任自己,讓孩子有話愿意跟你說。
這樣就可以隨時監測孩子的思想和學習變動情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和教育,糾正孩子的一些不好的想法,改變孩子厭學的思想。
初二學生不想上學是什么原因
1、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式,父母經常給孩子施壓,多的是批評,少的是表揚,讓孩子使去自信心,加上初中科目多,作業多,學習難度增加了,使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逆反心理更強,不想上學。
2、學校的原因造成的,可能因為某個老師不能因材施教,對孩子只會嚴加批評,沒有鼓勵,同時使孩子感覺不受老師待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嚴重受挫,從而也討厭這個老師,產生離開這個老師和學校的想法。
3、要求過低或放縱,大多數孩子進入學校是以一種新鮮感走進校園的,如果此時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視了孩子入學后的心理變化,一旦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認為學習太苦而失去了興趣和動力,隨之而來的就是厭學。
初二學生厭學的表現
1、學習興趣不濃,缺乏長遠動機。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習成績不佳,對學習感到乏味,學習缺少主動性,窮于應付學習任務,感到學習是一種苦差事,簡直是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校混日子。
2、克服困難毅力差。有些孩子有過強的依賴心理,學習上不愿意獨立思考,一旦失去輔導成績便一落千丈,一遇到難題,就意志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