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女孩兒應該是上高中的年級了,高中課業壓力大,身邊優秀的人也很多,當孩子心理承受力比較小,或者是容易受到別人影響的話就會產生焦慮感,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尤其需要家長的特別關注,如果感受到孩子一上學就焦慮的話就要認真對待。
16歲女孩一上學就焦慮怎么辦
1、認可焦慮是正常的
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一句“不想開學”就方寸大亂,要把“開學焦慮”當成一種普遍現象,讓孩子明白自己出現一定的情緒波動是正常的。當然,家長也應注意觀察孩子在開學后的情緒、學習狀態和睡眠情況等。如果半個月后孩子的情況趨于穩定,就說明孩子逐漸適應了。
2、看到焦慮背后的意思
孩子在開學前出現焦慮情緒,說明她正在為新學期做心理準備,對自己有期待、有要求希望能適應學校生活或者在班級里表現出色。家長要幫助孩子解讀焦慮背后的積極意愿,同時問問孩子“需要得到什么樣的幫助”“做點什么能讓你感覺好一點”,幫助孩子勇敢地走進校園。
3、多鼓勵和安慰
開學季,當孩子再次面對學業時,免不了會抱怨“作業太多、學習太煩”。此時,家長的責備不能幫助孩子反思、成長,反而會加重其負面情緒。家長應多說一些鼓勵、安慰的話,如:“寒假剛過,確實很難馬上進入學習狀態,過段時間會好起來的。”這樣的話像給孩子打了一劑“強心針",能夠緩解孩子的焦躁情緒。
4、管理自身情緒
上學焦慮考驗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家長。家長只有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做好孩子的情緒緩沖器。家長要學會放松,別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的學習上,應盡可能地為孩子營造舒適、自在的家庭氛圍。
16歲女孩為什么一上學就焦慮
1、擔憂學習任務
“又要上學了,生活就剩下沒完沒了的作業、考試和競爭。一旦成績下降,我就會覺得自己很沒用,特別不愿看到父母陰沉的表情。我實在害怕這樣神經緊繃的日子。”這是很多學生在開學前吐露的心聲。在學業的繁重壓力、家庭的過高期待之下,孩子將開學視為很大的挑戰,出現焦慮情緒在所難免。
2、擔心學校人際關系處理不好
在假期里,孩子通常都是與親近的人相處,這就為孩子提供了一個“社交舒適圈”。開學后,孩子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圈”,處理學校的人際關系。“我在班里人緣不好怎么辦?我會不會與同學出現矛盾?老師不喜歡我怎么辦?”對這些問題的過度擔心,會使孩子感到焦慮。
3、焦慮的互相傳染
焦慮不只屬于孩子。開學考、分班、換老師、調座位……孩子在學校的點滴變動,都牽動著家長的心。家長生怕孩子跟不上學習節奏,適應不了新環境。學校老師也不容易,繁重的教學任務、嚴格的考核指標、難搞的問題學生……家長和老師如果沒有很好地覺察、處理自己的焦慮情緒,就會在無形中將焦慮傳遞給孩子,影響孩子的情緒。
每個孩子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我們找到核心原因,并且用對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就會從量變來到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