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但這句話指的也是身體上的距離,并不是心理上的距離,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部分青春期的女兒,跟父親的關系非常不好,甚至有些女孩子,在跟父親說的時候都唯唯諾諾的。
16歲女孩和爸爸關系不好怎么辦
1、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有些家庭是嚴父慈母的教育方式,平時父親對女兒的學習和生活管教太過嚴格,讓孩子心理產生不滿,作為爸爸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這樣讓孩子既能感覺到爸爸的溫暖,也能感覺到爸爸對她的關愛。
爸爸可以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相處,這樣女兒才能夠和父親更加親密。尤其是女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父親要有邊界感,給孩子一定的生活空間,不要干涉她們的生活。
2、多一些陪伴。想要改善跟女兒的關系,自然得要從陪伴入手,因為陪在身邊,才能有更多種可能。所以不管多忙,都請爸爸抽出時間,耐心的陪著女兒,可以玩游戲,也可以單純的聊天。總之,這個過程要有意義才行。
3、控制好情緒。很多女兒害怕爸爸,更多的是害怕她們的暴脾氣。因此,要做個善于管控情緒的爸爸,最起碼不要在女兒面前發脾氣,不要讓她們生活在高壓下。和女兒相處時,爸爸更應該溫煦謙和,讓女孩感受到更多溫暖。
4、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很多父親在孩子的教育工作中總是缺席,對孩子的心理變化不夠了解,偶爾教育孩子還用陳舊的思想觀念和過去的標準來嚴格要求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自然會和孩子產生矛盾。所以爸爸也要與時俱進學習更新觀念,多向年輕人學習,這樣才能減少彼此隔閡。
5、傳達積極的情緒給孩子。很多時候,爸爸會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傳達給孩子,其實這是不對的。作為家長,傳達給孩子的應該是積極情緒,這將有助于解決孩子和爸爸關系不好的問題。
從小和爸爸不親近的女兒,長大后會怎么樣
1、不懂得和異性相處。因為從小就沒有接觸過什么異性,連自己的爸爸都關系疏遠,這導致女兒長大后,不懂得如何去與異性相處。
現在很多都是父母催找對象,可是不懂得如何去和異性相處的女性, 哪怕她遇到了心儀的男生,她也不敢邁出第一步,等著對方主動來找她,恐怕到那個時候,人家早就找到了心儀的女孩在一起了。
2、缺乏安全感。都說父親是女兒的避風港,從小和父親親近的女孩,都是比較自強好勝的,長大后也會自己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分配,不容易吃虧。
相反的是,從小和媽媽比較親密的女孩,往往都是比較軟弱的,沒有那么勇敢,她和父親比較疏遠,父親沒有給足她應有的安全感,會導致以后的生活中比較敏感,缺乏自信,害怕失敗,甚至是自卑。
3、沒有正確的擇偶觀。爸爸不僅是女兒的父親,同時還扮演著丈夫的角色,如果爸爸每天在家無所事事,不懂得體諒媽媽的辛苦,對女兒的陪伴和教育不管不顧,那爸爸就會在女兒心中留下非常不堪的一面,而爸爸的不堪,恰恰會成為女兒對男性的偏見。
女兒十六歲了爸爸要注意些什么
注意說話語氣,以維護女兒自尊心為出發點。進入青春期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可家長卻習慣性把女兒當做小孩子,這也嫌棄那也看不上,滿嘴說出來的都是指責和看不起。
試問,這樣的語氣哪個孩子能接受,就算是換成自己,恐怕也早已受不了了。在女兒10—18歲這個敏感時期,爸媽一定要注意說話語氣,時刻維護女兒的自尊心,讓女兒感受到父母的尊重真的無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