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外出打工或帶他外出旅游,多平靜的溝通引導、陪伴,讓孩子能心情愉快。讓孩子多看一些不讀書會怎樣的書,讓他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和不讀書的可怕。要讓他吃吃苦,只有自己親身體驗過才知道什么是安逸的生活。那么,孩子剛上初中不想上學怎么辦?
孩子剛上初中不想上學怎么辦
1、給孩子舉身邊的案例
不是說讀書是唯一出路,但讀得多比讀得少好。家長不要在他耳邊嘮叨讀書怎樣怎樣好,最好找他信得過的比較親近的人潛移默化,也最好不要故意說教,最好是“演戲”,激起他的興趣再通過“演戲”讓他懂得。最好找身邊讀書少而吃虧的人現身說法。
2、和孩子好好聊聊
先跟他好好交心地聊聊,了解根源才能對癥下藥。有些孩子很懂事,覺得自己讀書要花家里很多錢,哪怕上了大學,還要好長時間光花不掙,心疼父母,想早點出去掙錢減輕家人負擔。有些孩子怕吃苦,不肯努力學習。有些孩子自信心不足,覺得反正考不上,努力也沒用。有些孩子覺得讀書也沒什么用,這么多大老板,也沒見幾個學歷高的,學歷高的,也沒見幾個發大財的。找準了原因,自然就知道怎么勸了。
3、讓孩子認識讀書的重要性
對于不想讀書的孩子,想辦法引導他認識到讀書的好,促使他能被動地讀書就是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只要繼續下去就行。對于實在不喜歡讀書也真的不讀書的孩子,就不要過多地去關注他的成績了,就想辦法去發現他的優勢,鼓勵他發揮自己的優勢,這也是一種學習,沒準,他找到了自己的興趣,看到了自己的優勢,有了成就感,就多了自信,還逐步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了,就能主動地去努力了。
初中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1、社會影響較大
凡是讀書不突出的學生,讀書無用論思想越嚴重,只看到一些大學生畢業就是失業的現象,就提前產生了不想再讀書的思想,所處的環境也很重要,一個不重視文化教育的圈子就不可能有讀書的積極性。
2、受家庭的影響
其一是家庭條件不好,自己想盡早為家庭分擔一些;其二是家人對學習不重視,認為上不上學不重要,上學不如提早外出打工掙錢實惠,受其影響也不想上學。
3、自尊心作祟
首先,很多孩子,尤其是學習不好的孩子,都非常討厭去學校。尤其是以成績著稱的學校,不管是什么,形成風氣之后都會是非常可怕的。學習風氣也是如此,有些家長會很奇怪,難道學習風氣好,也是一種錯嗎?首先,當形成學習風氣之后,很多人會對學習不好的孩子抱著零容忍和歧視的態度,包括很多老師也會這樣。
孩子剛上初中不想上學怎么辦,那就跟孩子溝通為什么不想上學,并且教育孩子要去上學。去工地體驗下生活,吃不了學習的苦,那就去吃生活中的苦。家長再說說沒文化靠體力吃飯的辛苦,才能珍惜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