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原因主要是:1、家長期望過高,導致孩子心理壓力大;2、孩子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不高;3、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孩子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4、孩子沒有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反而經歷很多失敗,產生了挫敗感。
孩子厭學的原因是什么
1、家長期望過高
母的期望值過高。期望過高,會使孩子心理壓力大大增加,不自覺地把學習與痛苦體驗聯系起來。
2、孩子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
孩子往往學習時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學習;不能選擇重要內容而拋開不重要的內容;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正確、合理地表達出來。這樣,面對日益繁重的課業內容,自然產生厭學情緒。
3、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目的定向有偏差
將學習知識的目的定在將來而不是今天。比如家長常對孩子說:“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找不到工作。”這樣,孩子就體驗不到獲取知識本身的快樂,而只注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對知識本身不感興趣,自然將學習看作是苦差。
4、沒有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
學霸之所以愛學習,是因為學習讓他體會到成績感:拿到高分后同學羨慕的眼光、老師的表揚、父母親戚的祝賀等等,這些對孩子們來說都是正向反饋,會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以取得更好的成績。而如果一個孩子厭學,很大概率是因為他無法從學習上體會到成績感,相反,學習給了他挫敗感:成績不好被家長批評、如何努力都學不會等。
孩子厭學怎么教育
1、接納孩子
真誠詢問孩子的感受,然后去接納他的感受。這一點很重要,直接決定了你和孩子的談話是否有效。千萬不可以說的話是:“那有什么好難受的,咱們再努力唄!”這樣的話,就是不接納感受的經典例舉。一旦孩子感到他的感受不被接納,就會在心里說,你不懂我。要知道,有了糟糕感受的孩子是沒有那么大的精神頭向你做出解釋的。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愛學習的孩子,學習習慣都不好。習慣不好的話,孩子會不重視學習。所以,學習也需要儀式感。如果發現孩子學習不好的話,一定要從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入手。
3、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不愛學習之后,就開始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在引導孩子的時候,他們采用的方法是監督孩子寫作業。其實,這是不對的。正確的引導方式,是從孩子的學習習慣入手,發現孩子的問題,幫助孩子改善。然后,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引導方式,要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