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1、孩子在學校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孩子感到不開心從而影響到學習;2、聽不懂老師講的課,在學習上感受不到成就感;3、父母過于焦慮,過于在乎孩子的成績,總是給孩子施加壓力;4、家長總是否定孩子的學習,讓孩子感受不到家長的支持。
為什么孩子不想上學
1、孩子在學校遇到不開心的事情
小孩子還小,交往能力,溝通能力還比較差,和同伴相處時,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但是不敢告訴爸爸媽媽,所以只會說“我不想去學校”。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在學校的一些表現,和老師多溝通。或者去問一問孩子的好朋友。發生不愉快的事情,要盡快解決,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影響,帶來更大的壓力。
2、聽不懂老師的課
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可能會稍微差一些,課堂上老師不是一對一,是一對幾十講課。孩子聽不懂,也有可能,所以家長要仔細查看孩子作業,并幫孩子復習和預習。孩子學習進步了,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自己自信了,也喜歡上學。
3、父母過于焦慮孩子的成績
進入小學,孩子成長的比拼正式拉開大幕,起跑線的高低之爭讓父母們不得不盡責盡力:每晚盯著孩子的功課,對開小差、寫錯字、算錯題這些行為立即糾錯指正,布置額外的課外練習,嚴格控制孩子玩的時間,對各種課外輔導班格外熱衷,和學習相關的道理經常灌輸,孩子的成績和表現儼然成為了父母情緒的晴雨表。
4、家長總是否定孩子
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對學業成就和未來成功過度關注的社會大背景下紛紛倒下。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過程痛苦而無趣,父母們的傾力安排讓孩子們失去了對自己的掌控感。沒有掌控感和成就感,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學習上無法感受到自我價值,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被評判、被要求,感受到的是父母們有條件的愛。
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
1、理解孩子
當我們了解到孩子面臨壓力之后,我們該明白,無論孩子出現怎樣的情緒,他都絕不是存心搗亂。他心里很難過,卻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表達,不同個性的孩子表達方式可能各有不同。
2、多了解孩子
盡量了解孩子在學校一天生活的細節。很多父母問孩子在學校一天過得怎么樣,做了什么事,但是孩子往往不愿回答,或者也說不清楚。對年幼的孩子而言,讓他用語言詳細表述事情難度太大了,父母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在游戲中自然流露。
3、主動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情況
積極主動地和老師溝通,和老師交流想法和意見。老師畢竟實際經驗豐富,又是在學校照顧孩子的第一人,老師的想法非常有價值,而且老師知道了孩子的情況,也會對孩子更加關注。但是在溝通時,一定要擺正立場,不要一味責怪老師沒照顧好孩子,將責任推到老師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