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和老師溝通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保持充分的耐心,與老師進行充分的溝通;2、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3、讓老師充分了解孩子,給予孩子展示的機會;4、當孩子犯錯誤時,要改變老師對孩子的看法;5、家長要理解老師,保持冷靜,理智對待。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怎么和老師溝通
1、保持耐心
當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應該有耐心跟老師進行充分溝通,共同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做“咆哮帝”“憤怒的獅子”。父母通常對孩子寄予很大的希望,一旦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會很恐慌,覺得很生氣:我在你身上投入這么多,最后你用這么差的成績回報我,這算怎么回事兒呢?
其實在孩子出現狀況前,我們就要“預備”好正確的心態。孩子成長,本身就會出現各種狀況,會出現經常遇到的普遍的問題。所以父母要心平氣和,不要惱羞成怒,不要對孩子嚴加斥責或者惡語相向。
2、主動和老師交流溝通
孩子學習出現狀況的時候,更需要主動地跟老師了解具體的情況,比如說有一些孩子是因為偶然失誤或者說身體不佳,或者是學習上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未及時解決,所以考試成績會不好。了解孩子的真實的狀況才能幫助和調整他。孩子的有些學習行為是在學校里面發生,你不一定了解他在課堂上的狀態,只有跟老師溝通完以后你才可能對癥下藥。
3、讓老師充分了解孩子
有時候孩子在學校表現不佳,可能是因為被漠視慣了,迫切想得到關注。需要我們幫他糾正這個錯誤想法,但是也要告訴老師,孩子需要被關注,需要獲得價值感。所以家長,要多跟老師交流,引導老師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給孩子展示的機會。
4、改變老師對孩子的看法
如果老師對孩子產生了不好的看法,批評的聲音增多,孩子就會失去動力。同時,孩子也會認為老師總是針對他,不喜歡老師,不喜歡學校,從而產生逃學、厭學行為。老師跟家長一樣,也是普通人,對孩子判斷失誤很正常,恨鐵不成鋼批評孩子也可以理解,但是我們要意識到孩子需要幫助。所以家長,要引導老師合理客觀的看待孩子。
5、理解老師
孩子上學后,每個家長都很在意老師對自己孩子的態度,特別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師的特殊關注。但是教師很難像家長一樣對待每個孩子——不是由于責任心的緣故,而是由于角色不同,關注的方式也不同。老師像父母那樣關心和愛護學生,我認為未必是一件好事。老師應當比家長更有理智。當孩子沒有受到特殊關注而產生失落感時,家長應保持冷靜,運用智慧做好“補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