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厭學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采取具體的措施幫助孩子;2、家長要足夠信任孩子,理解孩子,正確引導孩子;3、改善學習環境,積極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學習。
六年級厭學怎么辦
1、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理由
當孩子不愿意去上學時,我們先不要急著對孩子發脾氣、呵斥孩子。如果孩子是在我們的威嚴下去了學校,也不會喜歡學習的。所以,當孩子不想去上學的時候,我們不管有多么著急都要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后耐心地和孩子溝通,讓孩子自己說出不愿意上學的理由。同時,我們還要關注孩子不愿意去學校是不是被欺負了,如果是孩子在學校受了欺負,害怕去上學,一定要和老師及時溝通。
2、家長要足夠的信任孩子
理解和信任,是青春期孩子的最大需求,當你看到了他,當你感受到了他,當你理解到了他,當你共情到了他,當你信任他,這個孩子內心就有更多的力量,去努力做事。相反,如果家長選擇不信任,孩子就會走一條不信任家長,也不信任其他人的道路,他從向外尋求情感幫助,到自卑逃避,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就會出現。導致孩子行為模式也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這很顯然和家長教育的初衷是不匹配的。
3、改善學習環境
為了改變學生對生活的態度和對學習的理解,我們必須首先改善他們的環境。良好的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合作。社會的鼓勵、家庭的關懷、老師的關注、同學的友善,都有利于營造學習的氛圍,消除厭學兒童被遺棄和歧視的感覺。只有這樣,孩子們的學習感覺才能從厭惡轉變為恐懼,變成快樂和舒適,這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生活和學習。
孩子為什么會厭學
1、沒有從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
學霸之所以愛學習,是因為學習讓他體會到成績感:拿到高分后同學羨慕的眼光、老師的表揚、父母親戚的祝賀等等,這些對孩子們來說都是正向反饋,會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以取得更好的成績。而如果一個孩子厭學,很大概率是因為他無法從學習上體會到成績感。
2、逆反心理
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下降時,很多父母都會下意識批評、嘮叨孩子:為什么就你學習不好?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好好學習我說了多少遍了?由此孩子會產生叛逆情緒,不服從家長的管教。
3、父母期望過高
父母的期望值過高。期望過高,會使孩子心理壓力大大增加,不自覺地把學習與痛苦體驗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