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成績不好,家長就會很著急,生怕自己孩子一步走錯,步步落空。很多家長也因為著急批評斥責孩子,盲目的給孩子報輔導班或者加大孩子的學習量。短期孩子成績可能會有效果,長期的話可能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抵觸厭學的心理的,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孩子成績不好家長怎么引導?
孩子成績不好家長怎么引導
1、引導孩子改變學習認知
家長要知道,學習是人的本能,學習不是純粹的苦差事,而是一個的痛苦和快樂交織的過程。沒有孩子不想好好學習,但是如果孩子在學習中遭遇的是連續(xù)的挫折和嫌棄,就會帶來這種無力感和“我不行”的心理暗示。想要孩子主動學習,家長要學會鼓勵孩子,而不是習慣性的打壓孩子,只看到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
2、家長起到榜樣
很多家長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偏偏要求孩子去完成,對孩子抱有過高期望,孩子看到家長都做不到,那么聽取家長意見效果就會大大折扣。所以,家長的行為要盡量和對孩子的要求保持一致,如果希望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家長也應盡量在孩子讀書的時候進行閱讀。
3、幫助孩子設定能完成的目標???
很多家長望子成龍,希望孩子達到自己預期成績,而不關注孩子當下成績和心理,往往會給孩子過大壓力,孩子的成績自然提升不了。這樣的目標只會增加孩子的無力感,不會起到任何積極的作用。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分解目標,讓孩子看起來沒那么難,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了目標,孩子會很有成就感,能力也會得到積累。孩子一個一個小目標實現(xiàn)了,一路走來,慢慢就到了大目標的跟前了。?
4、為孩子制定相應的規(guī)則
很多家庭和孩子為了學習和生活作息會產(chǎn)生矛盾,比如什么時候寫作業(yè)、什么時候看電視等等。如果家里沒有相應的規(guī)矩,孩子就會學會操控,用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手段達到目的。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商討,就生活學習作息訂立規(guī)則,比如什么時間寫作業(yè)、什么時間玩,作息安排和對學業(yè)的要求等等。制定規(guī)則時一定要充分聽取孩子的意見,征得孩子同意;制定好規(guī)則后可以讓孩子簽字確認。這樣慢慢的孩子也會養(yǎng)成自律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5、提醒孩子學習初衷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努力學習是為了求知,是為了追求卓越,而不是為了把別人比下去。有些家長,總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慢慢的,孩子也會只關注競爭,而不是自我能力的積累和提升,更加不懂如何和其他孩子合作。孩子會在在求知的路上坎坎坷坷,離目標越來越遠。
孩子成績不好家長怎么引導,首先家長要管理好自己的焦慮情緒,每個家長都會擔心孩子的成績,但家長要在心里對孩子有信念,孩子收到就是積極的暗示,如果家長總覺得自己孩子成績不行不好,總是焦慮,孩子也會神經(jīng)繃得很緊,變得很敏感,長此以往孩子真的朝著不好的方向發(fā)展。身為家長必須有一個本領,在任何情況下,既能給孩子訂立規(guī)矩,引導和督促孩子,又能從心里接納孩子,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培養(yǎng)孩子對于學習的熱愛,其實是比成績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