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厭學心理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幫助孩子制定明確的目標,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2、幫助孩子尋找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3、及時幫助孩子調整情緒,幫助孩子緩解壓力;4、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
如何克服厭學心理
1、制定明確的目標
誰的青春不迷茫!要說真正的學習目的,學生階段的我們有幾個能夠說清?正確的目標設定,乃是先決定你要過一個怎么樣的一生,之后再去選取能夠讓你達成這個目標的工具,如此你的人生才不會有所偏差。譬如說你的人生目標是希望做一個快樂而且有貢獻的人,明確這個終極目標后,再來選取你的工具。家長有必要就這個問題跟孩子交流探討一下,幫助孩子明確目標,幫助其進行自我定位,給他看得見的未來,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2、幫助孩子尋找學習方法
告訴孩子:首先,對自己喊停。在你覺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時候,不如不時地停下來,會使自己更清醒,少做“無用功”。然后,對基礎知識做深度思考,跟緊老師的復習計劃,把課本基礎知識掌握好,把基礎的題目弄懂弄透,能把課堂吃透,就成為課堂之王,效率之王。事實證明,動腦子把基礎知識想清想透,比圂圇吞棗地學很多知識要好的多。最后,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構架。
3、及時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有的同學對成績排名以及別人的看法太過看重,導致在每場考試之前都焦慮異常,影響考試時的發揮和后續的學習熱情。家長除了及時感知孩子的情緒變化,給予開導和安慰外,還要教會孩子自己調整自己的情緒。
如果成績不理想,產生了失望焦慮的情緒,千萬不可郁積于心、耿耿于懷、放不開、丟不下。告訴孩子,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成績都會有起伏,要對考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好好呵護孩子對學習尚存的熱情,用適當的方法,幫助他們走出目前的困境。
4、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溝通
孩子的厭學情緒原因很多,既可能是主觀上的,也可能是客觀上的,在具體表現上也是多種多樣。所以要了解掌握孩子厭學的真實原因,就必須加強與孩子的有效溝通,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