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上一年級,年齡小,活潑好動,思維活躍,課堂集中注意力時間短,還未經過長期嚴格的訓練,自我管理意識差,不易持續集中注意力聽講,使得部分家長頭疼不已。如何幫助孩子們理解并遵循約束課堂行為的各種規定,需要家長細致地觀察,耐心地引導孩子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那么,一年級孩子上課紀律差怎么辦?
一年級孩子上課紀律差怎么辦
1、教會孩子課堂常規
家長首先教孩子先用兒歌,順口溜等,讓孩子對課堂紀律牢記在心,接著落實到位。孩子剛上小學,家長應以引導為主,訓練孩子上課遵守紀律,告訴孩子們在上課的時候應該干些什么。通過舉例子,做演示等多種方法,對孩子進行引導和規范,最終實現在課堂上遵守紀律,并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2、樹立榜樣恩威并重
孩子的一個心理特點就是模仿他們可塑性強,給孩子樹立什么榜樣十分重要。如果用正確的點給孩子做榜樣,就可以激勵到孩子,向積極的方向去努力。如孩子在校紀律表現的好,給孩子正確的激勵措施,促使其遵守紀律。如在校紀律表現不好,要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后果,特別是從影響同學,影響班集體的角度對孩子進行教育。
3、模擬教學課堂情景再現
家長要幫助孩子適應學校,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能聽進去老師的話。家長扮演老師,模擬課堂,比如叫孩子名字時讓孩子有所反應,模擬課堂上老師常用的語言,讓孩子習慣聽這些課堂的語言,能理解意思,知道怎樣做。如看黑板,把書翻到多少頁等,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孩子學會基礎課堂交互。
4、幫助孩子認識自己
如跟同學動手動腳、給同學起外號等各種鬧著玩的行為,告訴孩子這叫“調皮”。若同學不高興,不要再一次鬧著玩。給孩子解釋要耐心,沒理解的情況多說幾遍。或者和孩子能理解的其他不禮貌行為進行比較,告知這是同樣的意思,都是不禮貌。這樣的引導可以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5、因材施教與老師共同管理
尋求老師共同幫助孩子糾正上課紀律差的問題,詢問孩子在學校的規矩紀律方面有哪些不足之處,配合老師從正面指導。在管理孩子的過程中,不要有一些過激的語言,行為,以免讓孩子更加手足無措。管理孩子只要方法恰當,假以時日,孩子是會改正的。
6、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孩子不管是什么原因不遵守課堂紀律,一定會影響到學習的,那么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以及學習習慣上需要多下功夫了,督促并幫助孩子制定適合孩子的學習計劃,這樣當孩子努力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的時候,孩子自然“沒時間”在課堂上東張西望不遵守課堂紀律了。
一年級孩子上課紀律差怎么辦,要讓學生遵守紀律,家長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要第一時間斥責。要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的人格,來幫助孩子懂得課堂紀律。家長作為榜樣的教導孩子,獎罰分明管理,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知道自己錯誤行為給其他同學帶來的不良影響。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教會孩子學會與人溝通、維護人際關系,讓孩子懂得如何與人相處,讓家長的地位在孩子心中高大安全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