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聽講,導致學習成績上不去。這是很多父母痛恨的事情,但是孩子就是不明白,不認真學習,將來長大了,為難的他自己。那么,一年級孩子上課不好好聽講怎么辦?
一年級孩子上課不好好聽講怎么辦
1、家長應該做孩子的好伙伴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為孩子提供支持,而不是隨時監督和評判孩子。在學習這件事情上,父母幾乎是孩子僅有的同盟軍、支持者,如果父母也站到孩子的對立面,那孩子就“太難”了。
2、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比如讓孩子玩過的玩具記得收拾好放在原來的位置上;同時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最好不要看電視或玩手機以免給孩子帶來干擾。
3、適時給予獎勵
父母可以設立相應的獎勵措施,在鼓勵中幫助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課堂習慣。比如,坐得好、安靜就獎勵孩子。
一年級孩子上課不好好聽講的原因
1、父母對孩子過于嚴厲
有時候父母對孩子太過于嚴苛,孩子學習壓力過大,沒有辦法集中精力甚至出現了注意力渙散的問題,外面一旦有好玩的事,就會立馬被吸引,其實這是孩子內心對外界寬松自由環境的一種向往,如果父母可以多多理解孩子,那孩子尋求關注到心理就會得到安撫,內心也會更加平和,自然對學習的專注力也會有所提升。
2、孩子的抗干能力差
小學階段的孩子,抗干擾的能力比較差,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容易走神,就比如孩子在家寫作業,如果大人在旁邊做事,發出聲音,孩子可能就會轉身看看你。這個時候,就可以告訴孩子,如果專心寫作業,早點把作業寫完了,就可以下去和小朋友打球了。那樣肯定很開心,如果寫得太慢,一會兒天黑了,就不能再下樓了。給孩子一個快速完成作業的動力,孩子的注意力也會相對更集中一些。
3、學習興趣不高
課堂內容不夠豐富,不具備吸引力,導致孩子的學習興趣不高,需要提升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就能提升他的注意力,可以用游戲的方式帶動孩子的去學習,先帶孩子做個游戲,然后總結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學到的知識,再通過游戲引入需要幫孩子解決的問題,孩子在游戲中有了真實的體驗,對知識的領悟就更快一些,也因為游戲的加入讓孩子更感興趣,注意力得到提升。
日常生活中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整潔而安靜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做自己的事情,同時不要建立太多的規矩,越簡單有規律的生活節奏越是對專注力的提高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