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遇到上課紀律不好的孩子,首先要心平氣和的對待孩子,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而不是給孩子講大道理,斥責孩子。想要正確的教育孩子,還是要知道孩子行為背后存在的原因和動機。那么,孩子上課紀律不好家長怎么教育?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家長可以做些什么。
孩子上課紀律不好家長怎么教育
1、找出原因
孩子上課紀律不好,家長首先要多方面了解孩子的情況,找出孩子上課紀律不好的原因。家長可以先從學習方面入手,比如了解孩子上課是否聽懂,是只對某個科目還是所有的科目紀律都不行,對當前科目是否有學習興趣等。同時也要考慮其他因素,比如孩子的上課環境,孩子與同學同桌的關系,老師是否及時監督等等。上課紀律不好都是有原因的,家長要勤于從孩子自身的性格出發,看看孩子到底為什么這樣做。
2、和孩子溝通
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首先要放平自己的心態,放低自己的身段,和孩子平等的溝通。家長在碰到這類問題時要保持耐心,搞清楚孩子是暫時性的紀律不好還是一直都這樣,要結合孩子的性格特點,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來找原因。不要只糾結于上課紀律不好這件事本身的對錯,而是更多的關心孩子的內心想法。同時要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告訴孩子上課遵守紀律,認真聽講的重要性。
3、和老師溝通
多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也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到大了解孩子上課紀律不好背后的原因。如果問題只發生在某一科目的課堂上,家長可以和當前科目的老師溝通,看看孩子每節課的請況,聽聽老師的說法,同時對孩子查漏補缺。在了解孩子在校情況的同時,家長也要把孩子在家的情況,興趣愛好等告訴老師,讓老師從孩子的興趣抓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增加孩子的課堂興趣從而幫助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4、多給孩子關愛
有些孩子上課紀律不好,也可能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缺乏了他人的關注,從而缺乏歸屬感和自信心,這就導致孩子會采取一些非常規的出格舉動來吸引他人的關注,在課堂上也是如此。對這樣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和關愛。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多關注孩子,及時給他們鼓勵。而不是只記得在孩子闖禍了,或是做錯了的時候去嚴厲斥責。這樣孩子就會認為被批評才會獲得關注,久而久之極大的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孩子上課紀律不好家長怎么教育,對于家長而言,找到原因比及時教育更為重要。如果只是覺得教育一下就可以了,而不是看到孩子為什么這么做,久而久之會讓孩子不好的習慣更難以被根除。家長所要做的還是多方面了解情況,同時也要多了解孩子,結合實際情況找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