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孩子自信,活潑,開朗。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是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在這樣家庭中的長大的孩子,受到的關愛和安全感都不如雙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那么,單親家庭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單親家庭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1、孩子會過于敏感
孩子不諳世事,并不知道家庭中的變故緣何而起,但卻會因此而變得敏感。家人態度上稍有不對,他的反應較之以往會顯得突兀。一件在別人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或一句漫不經心的話都有可能使他們受到傷害,導致其心理防線的崩潰。
2、缺乏信心
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不健全往往會產生自卑心理,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低。同時,由于承受了家庭變故的原因,表面上可能表現得堅強,但內心大多比較脆弱,常感到自己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似乎處處不如別人,不能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由于單親孩子的生長環境的特殊性,再加上父母的關注度過高或者極度的溺愛孩子,沒有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對孩子造成了錯誤的心理暗示,導致孩子的性格缺陷。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單親家庭的男孩子都有哪些心理問題?
單親家庭的男孩子都有哪些心理問題
1、逆反。由于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為別的孩子奚落和欺負的對象。然而他們也渴望被人欣賞,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現出與眾不同,有時甚至喜歡“頂牛角,對著干”,以顯示自身的存在價值。
2、以自我為中心。這些學生,因為缺乏管教,他們從小就養成了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心中沒有父母、同學、老師等人的心理特征。
3、迷茫。孩子們在在正確的引導下,他們可以樹立信心,確立人生目標。然而,一些單親學生由于缺乏家庭的指導,無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對未來充滿了迷茫。
4、嫉妒。孩子出生在單親家庭,回到家可能一個人都沒有,但是看到外面的同學和自己的爸媽相處,家庭和性格都很好,會讓單親家庭的孩子感到嫉妒。如果這種心理繼續滋長,可能會產生嚴重后果。
擔當和責任感是人類的基本道德。缺乏責任感,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多隱患。如果孩子只是逃避和索取,他們將無法在未來的社會中立足。那么,缺乏責任感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缺乏責任感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1.“我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三歲的孩子能洞察父母的心思,知道自己父母被寵壞了,做錯一件小事,父母總覺得太小,不愿批評。結果,孩子認為他沒有錯,而是對。長期以來,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個標準“我做的就是對的”,他不能容忍別人說他錯,變成了一個傲慢霸道的熊孩子。
2.“我不想這樣做”
班級要打掃衛生,孩子什么都不想做。老師哄也沒用。在家里,他的父母向他求助,他拒絕了。他覺得這些事與自己無關,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對親友漠不關心,自私自利。
家長經常打罵孩子,家長在外受氣了,拿孩子撒氣,夫妻生活有矛盾了,就看孩子不順眼等,這種現象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那么,一直打罵孩子有哪些影響?
一直打罵孩子有哪些影響
1、孩子的脾氣會變得暴躁
孩子的天性是善于模仿,父母經常打罵孩子,孩子在外面也會模仿家長的樣子攻擊別的孩子。這種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長大后,就會出現暴力傾向。
同時特別容易導致本來性格倔強的孩子產生抵抗意識、對立情緒,進而變得性情暴躁,行為粗野,甚至形成攻擊型人格,動不動就對人施暴。
2、孩子會變得自卑
教育單親家庭的孩子可采取的方法:1、真誠的表達對孩子的關愛,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2、多傾聽孩子的聲音,耐心引導孩子;3、給予孩子基本的尊重,給孩子一定的話語權;4、給孩子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
單親家庭的孩子該如何教育與引導
1、真誠的表達對孩子的關愛
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是正常的孩子,沒有必要給孩子營造一種“缺爹少娘”的殘缺感,關鍵在于離了婚的父母要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仍要“結合”。離婚并不丟人,父母離婚了,對于孩子來說,父親還是父親、母親還是母親,父愛母愛依然存在。原來該怎樣教育孩子,現在仍然要怎樣教育孩子,并且還要生活得越來越好,離異之后的雙方更應時長表達對孩子的愛。
2、多傾聽孩子的聲音
成年人的世界也許早就習慣了壓力與煩惱的存在,很容易忽略掉孩子的情緒,殊不知,家長眼中的小事,在孩子眼中就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例如,一個孩子參加學校的作文比賽沒有獲獎,爸爸媽媽會覺得小事一樁,下次再爭取即可。但是對孩子來說,沒有為班級爭光,也許非常丟人,會使他產生深深的挫敗感。在這種情況下,爸爸媽媽只有及時為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多多鼓勵和認可孩子,孩子才能再次產生信心,繼續努力。
單親家庭的叛逆孩子可采取的教育方式:1、家長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不要讓不好的習慣影響到孩子;2、家長要學會耐心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3、家長要學會表達,不要總是一味的替孩子做決定,要在平等的位置上詢問孩子;4、家長要學會放手,不要過于干涉孩子的生活;5、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
對于單親家庭的叛逆孩子怎么教育
1、注意自身的言行
合格的父母一定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同時注重自己的修養。說話做事都很柔善得體,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會漸漸的學會。如果你的思想行為只是賺錢、工作、不容易、付出、努力、抱怨、要求、指責,這些冰冷沉重的所謂愛,會傷害孩子的心靈。在這樣的氛圍中生活,孩子會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會厭世,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言行,用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孩子。
2、家長要學會傾聽
在面對孩子的頂撞時,用更加洪亮的聲音或者更加兇狠的表情,只會更加刺激孩子的憤怒,激發他內心的逆反心理。有時候,連成人都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更遑論小孩子了。所以,只有在平靜的時候,才有理智思考問題,孩子不容易做到,那就家長來營造這種氛圍。
單親家庭怎么教育好孩子?單親家庭教育孩子可采取的有效方式:1、耐心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重視孩子的事情;2、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不要總是否定孩子;3、真誠的表達出對孩子的關愛,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4、要想普通家庭一樣正常教育孩子,不要讓孩子產生任何與別人不同的感覺。
單親家庭怎么教育好孩子
1、耐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成年人的世界也許早就習慣了壓力與煩惱的存在,很容易忽略掉孩子的情緒,殊不知,家長眼中的小事,在孩子眼中就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孩子心里的煩惱對他們而言都是大事,爸爸媽媽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幫助孩子盡快走出陰霾,回到最初的開朗。很多時候,爸爸媽媽需要做的僅僅是傾聽和理解。給孩子一雙傾聽的耳朵,是爸爸媽媽關心孩子首先要做到的事情。
2、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
尊重,是一切人際交往的基礎,親子關系也是一種人際關系。如果爸爸媽媽不尊重孩子,就不會把孩子作為平等的個體對待。很多家長在孩子說話的時候,粗暴地打斷孩子的傾訴,呵斥孩子“閉嘴”,這也是缺乏尊重的表現。等到孩子漸漸長大,自主意識逐漸增強,缺乏尊重會導致親子關系更加緊張。記住,親子交流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給予孩子為自己辯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