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一直是個大問題,因為孩子的性格和心理不同,管教不同孩子的方式也有差異,那么當孩子處于叛逆期時,作為父母該怎么辦呢?應對孩子叛逆期的方法有很多,具體方法如下:
孩子叛逆期家長應該怎么做
1.了解自己,了解孩子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育也是一樣,如果對孩子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都不了解,那怎么談教育呢?青春期的孩子是用批判的眼光去認知周圍的事物,不輕信、不盲從、探求事物的根源是他們的階段性特征,并且敢于質疑、樂于爭辯。但他們的獨立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尚不成熟,固執、偏激是常態。父母不妨把學生叛逆的言行看成是一種追求真理、探索新知的勇敢精神。
2.引導代替制止
抵抗和爭論雖然令人討厭,但來自孩子對自主的渴望,這是正常的。青春期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像成年人一樣的邏輯思維能力,遇到不同觀點就可能與父母展開“舌戰”。其實,他們的某些叛逆行為僅僅是為了向世界昭示他們的獨立性,僅僅是因為其理論能力的提高。對這類孩子,父母不能強行壓制其叛逆性以避免對其身心健康的損害而應適度引導學生讓其減輕內心的煩惱,減少心理上的壓力和緊張度。
3.建立規則約束機制
強行壓制孩子的叛逆,有害身心健康,相反,極度放縱、不克制,則是無窮無盡的煩惱。你如何約束它?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加強課堂督導。
4.避免沖突
對于叛逆的孩子,尤其是當您與叛逆的青少年打交道時。家長不應在學生每次面對差異時失去控制情緒,甚至假設和鄙視他們,傷害他們的自尊和個性。否則,孩子容易產生反感,導致更嚴重的后果。
5.釋放空間
對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掌握適當的照顧程度。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呵護,但如果父母過于在意,孩子就會感到不知所措。給孩子適當的心理空間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反其道而行之會削弱他的信心。
6.積極引導
運用積極情緒,孩子有積極的心理狀態,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并把握他們心中閃耀的事物,點燃他們旺盛的精神之火,引導他們養成豁達、寬容、謙虛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