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孩子都會有的過程,同時也是孩子思維成長快速的階段。叛逆期的孩子反叛意識增長,對規則提出質疑,不聽家長的話,且喜歡跟家長對著干,這都是孩子獨立意識增強的表現。對于進入叛逆期階段的孩子,家長要避免硬碰硬教訓孩子,而是要多一點理解,心平氣和的引導孩子。
十四歲孩子叛逆期家長怎么做
1、學會和孩子溝通:很多家長心態不好,只關注自己的感受,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孩子自然也不愛與父母溝通,所以解決孩子的問題之前,要先取得與孩子的良好溝通,具體方法推薦家長多看看與孩子溝通的書籍。
2、不要嘮叨:對于孩子的問題,家長不要嘮叨,只講到重點就行,孩子愿意聽就聽,不愿意聽就讓孩子自己承擔結果。
3、溝通注重平等:在與孩子的交流中,不要采用命令式的口吻去對待孩子,要尊重孩子,把孩子當做朋友,能夠采取孩子的意見,不要認為孩子年齡小,就直接忽視。
4、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氛圍的好壞對叛逆期的孩子影響很大,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圍。
5、保持平和心態:面對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家長不要想著用暴力來壓制,這樣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家長一定要保持平和心態,只要孩子還存在一些理智,就可以給孩子講講道理。
6、設身處地的理解并接納他們:作為家長首先要設身處地的理解并接納他們,允許他們有長大的痕跡,不要一驚一乍或大聲訓斥孩子,保持平靜良好的心態。
十四歲孩子叛逆期的特點
1、獨立意識增強: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獨立自主,希望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權。他們可能會對父母的規定和限制感到不滿,試圖尋求更多的自由和獨立。
2、情緒波動大: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容易波動,可能會經常出現情緒低落、焦慮、憤怒等情緒。
3、自我意識強烈:非常關注自己的外貌、形象和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可能會對自己的形象和能力產生不自信或過度自信的情緒。
4、對家庭規則的挑戰:可能會對家庭的規則和傳統產生質疑,試圖打破常規,尋求自己的方式和價值觀。
5、社交需求增加:渴望與同齡人建立更緊密的關系,可能會更關注朋友圈和社交活動,對家庭的依賴程度可能會減少。
6、學業壓力增加:學業壓力可能會增加,面對學校的作業、考試和學業競爭,可能會出現學習壓力大、焦慮等問題。
7、表現出冒險和探索的行為:可能會對新鮮事物和冒險行為產生興趣,試圖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潛力。
十四歲叛逆期的孩子為什么逆反得讓人無可奈何?孩子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
對于這個時間的孩子們,他們在父母眼中就是不聽話,喜歡對著干,其實他們有時候心里本來沒有打算這么做,相反因為父母的干預他們偏偏這樣做,這就是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
那么逆反心理如何產生的呢?首先應當從孩子的身體發展來看,孩子們到了青春期之后,他們希望自己變成一個大人,所以說成年人的世界中如果繼續把他們看成小孩,他們就會用各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哪怕是對著干不聽話。
另外逆反心理的強弱和家庭教育的方式也有這關系,主要有以下幾種家庭教育方式,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1、要求太高,一些家長可能是基于自己的原因,希望孩子實現自己曾經沒有實現的目標,于是就要求孩子去實現了很高對于孩子無法實現的目標,這樣的情況下孩子非常容易產生對立情緒,所以家長不應當把自己的愿望和目標加在孩子身上。
2、有些家庭教育方式非常粗暴低級,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秉承的就是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這些老師的教育思維,對于孩子無論是否成功都是諷刺挖苦,這些做法對于孩子來講,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來講,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所以說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3、青春期的孩子有著各種各類的好奇心,比如說有的孩子特別喜歡運動,那么有的家長會覺得這種運動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就進行了一些制止,而在制止的過程中就會讓孩子產生不滿心理,從而和家長進行對抗。
4、無論是棍棒之下出孝子,還是反復嘮叨喋喋不休的教育方式,都會讓孩子產生厭煩,對于孩子不停的說教,仿佛孩子永遠沒有做對的時候,久而久之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特別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