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制力差,不乖乖的完成作業,家長應該去深入了解觀察這個問題的原因,不要認為孩子本身就是這樣,其實大部分都是后天習慣的培養,先天原因自然只是一小部分原因,但是用適當的方法調整孩子,是能夠改正這個壞習慣的,以下是我的建議:
孩子不學習自制力差
1.家長要先評估情況,找準時機讓孩子做功課。
有的家長發現孩子不認真做功課,不問原因,直接是對著孩子一陣狂吼,一味責怪孩子,這種做法很明顯是錯誤的,比如讓孩子剛剛看完點事,或者剛剛玩完游戲,然后就寫作業,孩子還處于興奮狀態,怎么可能完全安靜的安心寫作業,一定要讓孩子有緩沖的時間寫作業,大聲訓斥只能讓孩子表面上聽話,其實還是沒在學習的心上,這學習效率不行。因此,為孩子找到合適的時間做作業也很重要。
2.多與孩子溝通,能有效增強孩子的自控力。
孩子自控能力差,部分是因為缺乏意識,有些年幼的自己也不知道這種行為會對自己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家長應該和孩子好好溝通,說明一件事堅持不下來的影響,讓孩子們試著克制自己。家長也可以通過一些小故事鼓勵孩子,比如小貓釣魚的故事,如果三心二意不能專心釣魚這件事就釣不到魚,每次孩子不專心做功課,家長可以用小貓釣魚故事來警告孩子。
3.樹立榜樣。
很多家長告訴孩子講道理講規矩講的都很好,但是同樣的道理和規矩不能表現在自己的身上,反而有些不好的行為會表現在孩子身上。如果父母沒有自制力去做某事而半途而廢,孩子通常會向父母學習。所以,家長一定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很重要。
4.讓孩子在體育鍛煉中增加自控力。
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孩子的意志力,鼓勵孩子參加一些體育賽事,提高孩子在比賽中的榮譽感,增加他們的信心和責任感。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專注于某件事,而不是達到自我要求的目標。
5.適當的獎懲,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制力。
當孩子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時,家長可以給孩子設定一個獎懲目標,如果孩子按時完成任務,什么不懲罰,把規則告訴孩子,這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孩子為了順利完成一件事,所以獎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