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懶惰的人習慣于等待依賴,從不想求知求奮斗、求創(chuàng)造,在充滿困難和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最終也只能一事無成,那么孩子懶惰該怎么辦,如何改正懶惰的毛病?
如何改正懶惰的毛病
1、適當?shù)恼婕?/p>
打破懶惰的習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個過程可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要隨時了解孩子的進步,多方表揚和鼓勵,積極激勵,強化自己的良好行為。讓他們在不偷懶的情況下感受到成功的自豪和喜悅。
同時,他們給出自己的記錄,讓孩子從縱向發(fā)展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進步,幫助他們鞏固優(yōu)勢。例如:每天檢查自己的行為,如果沒有少偷懶的現(xiàn)象,在當天的日記本上貼一個小紅旗,表示進步。只要堅持一兩個月,久而久之,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2、強化治療
讓孩子做一些正面、負面的人物畫像或卡片的正面、負面的話,每當他們進步時,把正面人物畫像或卡片的正面話語放在桌子上鼓勵自己。
3、制定學習計劃
孩子要嚴格按照學校老師的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保質(zhì)保量完成作業(yè),逐漸養(yǎng)成不做作業(yè)不睡覺的習慣。對于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應該讓他們明確自己的計劃,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們說一個人不是天生懶惰,主要是因為缺乏原則和制度要求,而是為了自己的計劃,他們很可能會更加謹慎地執(zhí)行,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
主動在家做一些事情,幫父母打掃衛(wèi)生、洗碗、洗自己的衣服、收拾自己的房間。在學校認真完成本職工作,不依賴他人,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鍛煉孩子的意志。
懶惰心理的表現(xiàn)特征
1、懶惰的行為特征
思想上的懶惰肯定會導致行動上的懶惰。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不克服懶惰的不良心理和思想,就會造成無窮的危害。
懶惰的人知道應該做點什么,懶惰的人做事總是懶惰,拖延;不主動或不勤奮。例如,有些學生總是喜歡把午餐時間浪費在和同學聊天或看漫畫書上。
相反,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shù)學生利用這段時間做作業(yè)或閱讀課外書籍或休息,以便在下午有活力的課程。不難看出,懶惰的學生總是認為自己有時間,隨意浪費時間。
2、懶惰的心理特征
懶惰學生的注意力優(yōu)勢在于興奮中心總是專注于生理需求。有意或無意注意突出,有意注意不能很好地聚焦,注意力穩(wěn)定性不強。
在自覺動機方面,激發(fā)行動的動機功能不強,或動力停留在物質(zhì)上,沒有學習或生活的心理動力。在意志品質(zhì)上,表現(xiàn)為意識差、決斷力不足、自制力弱、缺乏毅力。
如何改正懶惰的毛病?只有勤奮好學、拼搏上進,敢于正視自己的不足,制定計劃,慢慢的養(yǎng)成不拖延的好習慣,真正的改掉懶惰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