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私常常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父母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可以教導孩子懂得分享和幫助別人,讓他們體會到與人分享的幸福感和受到別人感謝的滿足感。
如何改掉孩子自私的毛病
1.東西要大家一起吃。對于任何吃的東西,家庭成員每人都要有一份。比如吃菜好吃的不一定就是孩子的特權,大家都有份。有時候要想多吃點好吃的,那么難吃一點也要分享,還容易養成不挑食的習慣。看電視的時候也不要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有時候自己喜歡看的一些電視節目,也找個機會和孩子“競爭”。
2.讓孩子養成獨處的習慣。即使有空閑的時間也不要一味照顧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己一個人選擇玩耍的方式,養成能獨自玩耍的習慣。必要的時候還要讓孩子整理一些自己的東西,家里的事情也要進行分攤,家務不是家長的責任,而是一家人共同的責任。
3.以身作則訓練利他行為。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需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言行,對別人、對長輩要進行謙讓,同時跟孩子講,很多時候也想自己獨占,但是這是做人必須的品德。
要能謙讓長輩、謙讓朋友、謙讓比自己強大的人也要謙讓比自己弱小的。仔細留意孩子的行為,當孩子表現出禮讓、把自己心愛的玩具拿給小朋友玩、主動讓座等好的行為時,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激發他們繼續這樣做的愿望。
4.學會與同伴玩耍。創造與同伴一起玩耍的機會,使其逐漸掌握正確的交往方式。邀請小朋友一起到郊外游玩或者到家里玩,鼓勵孩子拿出自己喜歡的食物和小朋友分享,或者自己喜歡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讓孩子親身體驗謙讓帶來的快樂。
有時候如果別人小朋友沒有謙讓他,受到挫折的時候,讓他想想自己如果不謙讓,別人就是這樣的感受。
是什么造就了孩子自私的毛病
考慮你自己的因素。
你是不是不久前剛把重心從他身上移開?他的自私其實不是他的錯,因為一直以來,他被放在第一位去考慮,你根本沒有給過他機會去適應當他自己不再是焦點的時候該怎么辦,也沒有給他機會去為別人考慮。
或者是因為,你的立場太軟弱,當他一哭二鬧,你就屈服投降順從他的要求,于是,他就明白了——我的想法最重要,什么立場原則通通沒有用。
有時候,你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卻助長了他的自私。
你是否會因為沒時間陪兒女,覺得虧欠,而去滿足他們提出的要求呢?或者為了討好他們就去滿足?或者因為沒有時間陪他,而用物質來彌補他?因為陪伴孩子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我顧不過來,所以只能這樣了”,這難道不是你的問題嗎?還能是誰的問題?
想象孩子跟誰在一起時最任性。
孩子往往是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現得不一樣。問問自己:他是不是跟自己的兄弟姐妹在一起時很自私,跟朋友在一起時卻不這樣?是不是跟爸爸在一起時很任性,在媽媽面前卻好一些?是不是在某個人面前一點都不任性?通過這個發現,對找出孩子自私的原因會有很大幫助。
孩子自私最好的解決方法
培養社會意識:可以通過教育和示范來幫助孩子發展社會意識,例如教導他們如何分享和合作,如何體諒他人的感受,以及培養對他人的關心和幫助。
培養共享心態:鼓勵孩子參與公益活動或志愿服務,讓他們親身體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和滿足感,同時也可以給予他們適當的獎勵和鼓勵。
強調重要性:與孩子進行開放的對話,讓他們意識到自私行為可能導致他人的不滿和困擾,從而引導他們轉變觀念并尊重他人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