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厭學是一個非常普遍且日益嚴重的問題,而且厭學年齡越來越小。調查發現,我國46%的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33%的學生表現出明顯的不喜歡學習,只有21%的學生對學習持積極態度。小學生厭學怎么辦?
小學生厭學了怎么辦
1.家庭因素導致小學厭學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在學校里,很多學生都找不到被寵的感覺,就像小袋鼠不愿意離開媽媽溫暖的懷抱一樣。學生排斥學校環境,找不到歸屬感,坐在課堂上,總想回家。教室的環境和家一樣輕松隨意。可以隨意吃、玩、躺。沒有歸屬感,學生就會想逃避,學習就會厭倦。
2.家庭教育問題
問題很復雜。簡單分類:第一,父母不喜歡學習。有的父母崇拜權勢和金錢,也有不少人多年不讀書。這樣的父母,雖然嘴上說學習,但孩子往往不聽他說的話,而是模仿他的行為。
其次,不良行為的影響。有的家長自己整天玩手機、打牌、酗酒,強迫孩子讀書、學習,形成孩子心理反差。也有的家庭緊張,婚姻沖突、家庭暴力、霸權和溺愛孩子。還有就是家庭中沒有規則意識和責任感教育。孩子們從小就是“小公主”和“小惡霸”,無視學習和紀律。
3.缺乏管理
首先,由于家庭原因,父母拿辛苦工作,疏于照顧孩子。第二,關注時間節點錯位,沒有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總是太超前或太落后。孩子對學習的理解錯位,覺得自己渺小,什么都保護,混日子。孩子處于缺乏陪伴和動力的狀態,作業沒有監督,考試沒有反饋,時間長了,孩子會厭倦學習。
4.負擔過重問題
這種類型的父母是典型的,多為工薪階層家庭。對學習成績的重視成為了唯一關注的焦點,典型的語言是“你只需要好好學習,別管其他一切”。家長太著急了,一定要讓孩子成為學校的領頭羊,凡事要第一,孩子的一兩點都極為在意,讓家人緊張。此外,這樣的父母往往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而忽視孩子的感受。為了提高成績,不斷加起來報各種補習班,長此以往,孩子受不了,產生厭學。
5.學習目標
很多學習厭倦的孩子都處于沒有目標,目標的激勵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是消極的激勵狀態。孩子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很多學生把學習和作業當成老師的問題,家長的問題,完全被動,學習動力嚴重不足。
6.習慣養成問題
從小培養孩子的習慣很重要。厭學的孩子在學習習慣上會出現問題。比如作業拖拖拉拉、笨手笨腳;上課不專心聽;隨意打斷其他同學;作業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知識鏈斷裂,學習跟不上,會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