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都有不同的特點,有的非常聰明,有的非常頑皮和固執。那么,父母如何才能讓固執的孩子聽話呢?
那么應該怎么讓孩子改正固執的脾氣呢?
怎樣對待固執的孩子
1.說一次就要做到一次
當你問你的孩子他能做什么時讓他第一次做,不要因為他心軟而破例。比如,孩子在看動畫片,媽媽讓他洗漱睡覺,孩子還在盯著電視不理;過了一會,媽媽提高了聲音,再次吩咐道。孩子保持冷靜,但當媽媽發出第三聲“警告”時,孩子立即動身去刷牙。為什么孩子第一次被召喚時不采取行動?這是因為他已經習慣了他媽媽教他只有在第三次被召喚時才采取行動的方式,拖延電影并僥幸逃脫。孩子比父母要厲害。他們更了解父母,他們知道在懲罰他們之前你總是要等幾次。所以,要防止寶寶利用你的弱點,堅持說一定要做一次的原則。這個技巧還可以用來讓寶寶在吃飯、做作業、穿衣、起床等生活習慣上進行培養。
2.跟孩子說話講究技巧
父母經常告訴他們的孩子“不要跳”、“不要爬”和“不要發出任何聲音”。事實上,父母應該清楚地告訴他們的孩子你想讓他們做什么。如果你看到一個孩子爬得很高,你可以告訴他“下來”,他們很吵,你就說“安靜”而不是“不要吵”,效果會大不相同。父母不要直接問寶寶“你洗臉了嗎?”、“你吃飯了嗎?你做作業了嗎?”“與其質疑或懷疑,不如用積極和贊同的方式問”,你一定做過你的作業,對吧?就算孩子不做,他也會以不同的心情回答,或許還有些愧疚。時間到了,孩子還沒刷牙,換一句:“你要刷嗎?”先刷牙還是先洗臉?”所以寶寶一定要選一個,沒有心理抗拒。
3.讓寶寶感受到你的愛不管父母愛不愛孩子,如果孩子覺得你不愛,你就是不愛。上一代父母做不出的擁抱,我們應該勇敢去做;每天看到你的孩子,告訴他你愛他。讓孩子有很多身體接觸,比如擁抱、撫摸頭,拍拍肩膀等等,因為人與人之間的肢體接觸,感情會更好。媽媽不但要這樣,爸爸也應該這樣做。
4.為什么孩子性格固執,是因為父母懲罰孩子的方式并不科學,懲罰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他的不良行為會讓他“不舒服”。例如,如果一個孩子打人,他會被懲罰面對墻壁,獨自一個人,不能玩游戲。幾次之后,同樣的懲罰,讓他覺得很不自在。從此,“不如不打人”。懲罰不是為了讓孩子害怕,而是讓他知道他的做法是不對的,其實應該說是做到了。比如,孩子要求買東西,如果不允許,你要堅持,受不起孩子的撒嬌,你向他妥協,孩子成功滿足了自己的欲望。孩子們更了解你,因為你每次都這樣做。隨著時間的累積,您的孩子只會變得更強壯。
5、及時的鼓勵尤為重要。懲罰過孩子以后。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同樣愛他。鼓勵他不要提前預訂,而是在事后給他一個驚喜。家長不要用“如果你……我會……”作為獎勵的條件,否則孩子在獎勵后很難保持原有的良好行為。動物園的海豚每次都盡力而為,因為他永遠不知道他的教練什么時候會獎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