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加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可能是父母沒時間照顧孩子,也可能是家長覺得孩子大了,不需要父母的陪伴。這樣做是錯誤的,會直接導致孩子和父母出現隔閡,恰好高三的青春期孩子容易出現厭學叛逆等行為。這時候孩子對父母的距離遠了,也就不愿意與父母多交流,就獨自來往,關于學校生活里的事情也就不會與家長交談。所以父母應該多陪伴孩子,讓他在有愛的環境下成長。
2、教育孩子對學習上的困難正確認識,從而降低可能的厭學情緒。孩子對學習厭煩,往往是因為感到學習是具有一定難度的事情,特別是高考前各科都進入緊張的復習階段,學業上的問題集中爆發。
3、長期堅持
高中不想上學,不是簡單的一次談話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孩子的日后的學習中一定會經常遇到各種問題,情緒也會反復,所以解決了問題,并不意味著就一勞永逸了,必須長期的堅持,才能形成習慣,取得勝利。尤其后面到高三,壓力肯定更大,不堅持解決了這個問題,還會有無數的問題等著。
養育孩子就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長期作戰。希望每一個家長老師都能堅持,陪孩子走過這人生成長的青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