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該上4年級了,作為家長,發現孩子不愿學習了,就應該及時糾正,給予正確引導,如果孩子偏離遠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習慣,也就成了自然,再來糾正就麻煩大了,那4年級孩子厭學?
4年級孩子厭學怎么辦
1、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
小孩子是很容易出現逆反心理的,如果你命令他馬上去學習,他肯定不愿意,這時候家長最好的辦法就是冷處理,不再催促孩子去學習或者寫作業,而是要等孩子自己開口問:“爸爸媽媽,你們怎么不管我寫作業了?你們是不是不關心我了?”
這時候家長可以認真地和孩子說:“你似乎希望我逼你去看書。媽媽當然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績了,可是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要不要去看書,在哪看書,是應該由你自己來決定的事情。”這樣的話會給孩子不小的威懾力,孩子自己會自己考慮學習的后續影響,久而久之自己也會找到學習動機。
2、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本質
學習的本質應該回歸到學習過程本身,而不是為成績所累。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家長這樣教育孩子:“如果這次你考好了,你想要什么,媽媽就給你買什么。”“考了這么少的分,我都替你感到丟人,你還好意思要這要那!”這種教育只能是害了他們,或者使他們變得越來越蠻橫不講理,或者使他們的成績大幅下降,郁郁寡歡,甚至走向抑郁或自卑。
我們應該與孩子一同探討學習的本質,降低他們對成績的關注,重新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強化他們對學習過程的興趣。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讓他們在學習時變得輕松,從而也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
3、關注孩子校園環境
老師方面,如果老師無法做到一視同仁,家長一定要做好與老師認真溝通的覺悟,老師自然是想著教書育人,如果在學生的身上看到希望,是不會輕易放棄的。家長可以與老師交流,看看老師的角度中孩子的優缺點是什么,然后與老師協商自己想要的結果,大多數老師還是很愿意與通情達理的家長交流的。
4年級孩子厭學怎么引導
1、家長在親子教育過程當中,往往會阻止或壓抑了孩子的好奇心,然而小朋友就是喜歡自己去嘗試,喜歡做事情按照他想要的方式試試看。孩子充滿好奇心的同時表明著孩子在思考,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家長這個時候就要想如何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從而轉化為學習動力。
2、不要無視障礙,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困難,這個時候他們會非常需要家長的幫助和支持。如果家長選擇無視孩子所遇到的困難,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會選擇逃避。只要在某件事情上遭受挫折,對于這件事情的興趣就會大大下降,不會再選擇做這件事。
3、甚至于發脾氣。大叫、跺腳,把東西扔得滿地都是。有時候,不僅破壞自己的東西,甚至還去傷害別人的東西。很少有孩子在父母無視自己的困難之下還能迎難而上,在孩子猶豫遲疑的時候給予支持和鼓勵,這是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做的。
以上就是對于4年級孩子厭學這一問題給出的解決方法,希望能對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