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小,住學校想家不適應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般來說,一段時間后對學校生活就會適應慢慢好起來的。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對于住校生活十分抵觸不適應,那么,初中生不適應住校生活怎么辦呢?
初中生不適應住校生活怎么辦,幾個方法輕松陪孩子順利度過
1.注意孩子的習慣
孩子進入初中后,家長仍不能放松,要繼續關注和引導孩子的習慣養成。 “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習慣是讓孩子在反復的行為后被固定下來,連續的行為會慢慢進入孩子的思維方式,當習慣變成思維習慣,習慣就成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它對孩子的影響是無形的,深刻的。
2.和老師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在學習上不斷進步,擁有美好的未來。老師希望學生每天都能狀態良好,吸收知識,取得理想的成績,在未來有自己的成就。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陪伴孩子成長,遇到問題時,把權利和空間留給孩子。如有必要,我們可以向孩子提供我們的意見,但不要強迫他們做我們要求他們做的事情。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問題,可以和老師溝通。切不可當著孩子的面埋怨、指責老師,這會降低老師在孩子眼中的威信,使老師對孩子的教育變得低效甚至無效。最終,孩子會受到影響。
3.營造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
家是孩子的第一間教室,隨著孩子長大,學校在孩子成長中的比重會增加,但永遠不會超過家。家長應與學校合作,共同營造有利于兒童發展和成長的環境。家庭氛圍和環境對兒童發展和成長的影響不容忽視,安靜的學習環境需要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初中生不適應住校生活的主要原因
原因一:
學校對孩子們有就寢時間要求,要求在晚上 10:30 之前熄燈。但孩子們等管家檢查完,開始在宿舍里玩耍,看書,聊天,各種混日子,將近一個小時才睡著。有時他們甚至因為起床太晚趕著去學校而錯過早餐。
原因二:
有一天,孩子突然給家長打電話,在電話里哭著說他想回家。了解下來才知道,孩子和宿舍的一個同學因為衛生檢查的事情鬧了別扭,同學對其他同學說孩子壞話,孩子被一些同學排斥,很傷心。
初中生不適應住校生活怎么辦,當孩子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時,他們的心會被排斥,尤其是自己家庭環境好的孩子,更會如此。所以你要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陪伴”在自己身邊,看著身邊熟悉和喜歡的一系列物品,孩子也會有幾分熟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