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孩子剛好處于青春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孩子特別想擺脫父母的管束,再加上學習的壓力,從而導致厭煩學習,那么,初中孩子不上學怎么辦如何挽救?
初中孩子不上學怎么辦如何挽救
1、贊美和鼓勵
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適當地降低要求,讓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體驗成功的喜悅,逐漸增強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也可嘗試利用興趣特長來促進學習。由于有特長的孩子會因為特長受到學校和家長的表揚,使他們的興趣潛移默化地轉移到學習方面來,逐步建立起對學習的興趣。
2、改善孩子學習環境
不良的學習環境比如家庭不和、同學不睦、和老師鬧矛盾等等等,這樣的學習環境會嚴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還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和學習觀,使他們無心學習。所以,首先就必須要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請老師和家長配合,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自己因學習成績不好而產生的厭學感覺。
3、幫助孩子消除學習困難
很多學生都是因為初中學習量突然增大,而本身又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吃力,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進度,長時間學習成績差而厭學的。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找找學習方面的缺點,讓孩子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如果孩子的功課拉下太多,可以通過請家庭輔導老師或者輔導班對孩子進行課外輔導,讓孩子盡快把拉下的功課補上,以便孩子能夠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免的進入學習惡性循環。
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1、巨大的壓力
沒有哪個父母不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求孩子考高分也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可是過高的期望,不切實際的要求,很容易給孩子制造心理壓力。孩子害怕考試不理想,辜負了父母的期望,因而患得患失,找不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失去學習的動力。
2、沒有學習目標
當有一天,學習累了,考試成績不理想,受打擊時,他們就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和放棄的念頭。還有的孩子沒有明確的目標,或者目標太高,自己的實力不夠,就很容易受打擊。
3、家庭教育不當
在傳統的家庭教育中,往往有兩種極端的教育方式:一是“放養式”,也就是基本嬌生慣養、不管不問,任孩子自然成長;這種家庭教育方式常常導致孩子任性妄為,自以為是。
二是“棍棒式”,也就是家長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錯誤理念,通過打、罵孩子,嚴加苛責;這種家庭教育方式往往導致孩子“規矩多大膽多大”,逆反成性。兩種錯誤家教方式都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初中孩子不上學怎么辦如何挽救,家長在培養孩子、監督孩子的同時,也要尊重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尊重不是縱容、不是寵溺,而是發現孩子的優點與需求,從而正確的去引導,從而讓孩子愛上學習、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