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不想上學,完不成學業,會影響今后的發展,同時也給家長們帶來很大的焦慮。那么,高中生不想上學家長怎么辦?
高中生不想上學家長怎么辦
1、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這里的“環境”指的不單單是安靜的空間、寬敞的書桌,還指的是精神上的環境。孩子完成一天緊張的學習,回到家后還要做大量的作業,這時家長應該適當地為孩子緩解壓力,比如吃飯的時候多和孩子聊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而不是一味的教孩子努力學習。
2、多與孩子溝通
高中生學業最繁忙,心理壓力大,家長如果疏于與孩子溝通,會忽略學生產生厭學感的心理問題。家長們平時可以多和孩子溝通,發現孩子心情低落一定要第一時間詢問,告訴孩子碰到煩心事要給父母說,父母會和他一起解決,共渡難關。
3、不要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很多父母一心想要孩子為自己能夠爭口氣,于是就從小對孩子要求就特別的嚴格,這樣其實是會導致孩子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的。孩子上學期間本身就有一些壓力,父母要是不能考慮孩子,給孩子強加一些別的壓力的話,就會讓孩子感覺到特別的累,加重孩子的厭學情緒。
高中生不想上學的原因
1、孩子因為學業負擔過重而厭學
現在的高中生,學習壓力和負擔之大是無須諱言的,一個認真的高中生,每天的學習時間不低于12小時,這種壓力和負擔,對于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育期的高中生來講,確實是不適當的。要盡量舒緩其壓力,客觀地認識自己,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恰當的學習目標。
2、學習方法錯誤
部分學生由于學習方法適應不良,會出現明顯的厭學情緒。初中階段的“填鴨式教育”讓學生習慣于老師的不斷督促,老師教什么他就學什么。
高中學習注重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老師也不再像初中老師一樣整天盯著,很多學生會明顯感到學習不適應,明明已經很努力但成績卻還是在不斷下降,自信心不斷地消退,感到學習越來越沒勁,變得討厭學習。
3、外界不良因素的誘惑
高中生厭學,需要家長格外注意的就是看看高中生是不是被外界不良因素所引誘了,比如高中生在外面交到了一些不好的朋友或者是沉溺于網絡游戲之中了。
高中生厭學心理的產生,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之外,與社會、家庭、學校這個大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家長們需要引導孩子端正學習態度,使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相信高中生的厭學現象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扼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