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天生就喜歡玩耍,每天放學后不是看電視就是出門和小朋友們瘋玩,唯獨對寫作業不屑一顧,還非要家催促著才肯寫,那么,學生懶惰不自律怎么辦?
學生懶惰不自律怎么辦
1、成為孩子的榜樣
孩子的本性就是模仿,在一個家庭之中,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孩子就像是父母的影子,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對于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嚴格要求。
2、有目標
有目標就是先確認自己的需求,然后按照需求再去做這件事情,這樣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譬如我們吃飯一樣,要先知道這頓飯有幾個人吃,我們才能決定需要幾個碗幾個筷子,不然少了還要多跑一趟,多了又沒有地方放。
而不自律的孩子就是沒有計劃的做一件事情,他們不知道這件事情做完了之后,下一個事情要做什么,而且對于事情,他們也分不清那個事情輕,那個事情重。
3、制定并實行計劃
孩子不好的習慣是很難立刻改正的,需要循序漸進。計劃表就可以起到這樣的功能,家長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制定孩子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同時對孩子進行監督。
在監督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以鼓勵為主,盡量不要責罵孩子,否則容易讓孩子產生抵觸感,不愿再繼續執行計劃表里的內容。
孩子為什么懶惰
1、父母太過于去干涉
家長總是以自己的能力標準去鞭策孩子,覺得自己可以做到的,孩子往往都可以做到,而且應該比他們做得更好。殊不知,其實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他們的發展能力需要循序漸進。
但家長總是急于求成,對孩子過度干涉,把壓力強加在孩子身上,只會讓孩子抗拒學習,變得越來越懶惰。
2、父母總是打擊孩子
有些父母總是有意無意打擊孩子的信心,這些行為在家長眼中是平常的言語,可是對于孩子來說卻把它們放在心上,并無形中使他們變得越來越自卑。
其實孩子要求父母給的并不多,或者在完成一件事的時候給予眼神的肯定,在得到好成績的時候,可以聽到家長一句簡單的贊嘆。
無論父母的哪種夸獎方式,對于孩子來說都是最大的支持力量,在以后做任何事情都更有動力。
3、被父母的懶惰傳染
孩子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尤其對于家長的行為舉止,都看在眼里學在手里。有些家長回到家總是很隨意地做自己,鞋子隨便放,包隨便丟,吃完飯的碗筷也不會及時去清洗。
孩子看到之后就會有樣學樣,認為這些都是正常的生活狀態,從而變得越來越懶,對自己儀容儀表也不會重視。
學生懶惰不自律怎么辦,父母不應該操之過急,而是應該盡量給他們多一點的時間。注意適當的引導孩子和催促孩子,讓孩子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這樣孩子才能夠愿意接受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并且努力的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