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有這樣的困惑:“孩子說這次考試沒考好,很受打擊,說不想上學了,我該怎么辦?”這是一種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那么,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
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
1、挖掘厭學情緒的根源
沒有成就感,才是學生厭學的根本原因。怎樣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如果每位老師,每堂課能讓學生學有所得,回家后,學生都能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如數家珍的回憶起來, 甚至還能拿來考考自己的父母。這樣,他就會每天生活在成就感當中,這種成就感也是他繼續努力的動力,對學習也就會越來越感興趣。這樣,孩子就進入了學習的良性循環。厭學情緒也會因此而克服。
2、給孩子”父母看得起我”的感覺
一般情況下,有厭學情緒的學生,內心深處都有一種自卑感。因為學習上的不成功,父母對孩子都有看法,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師、同學都瞧不起自己(即使老師同學并沒有這種想法,他也會這么認為),讓孩子始終抬不起頭來。而如果父母能夠通過某種途徑,讓他覺得“父母很看得起我”,這就為以后的教育和轉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能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
3、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方法正確,事半功倍。”這些名言俗語都強調了方法的重要。很多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一般都是由于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們的輕視。因此家長要及時想辦法,輔導學生的學習,工作忙和有條件的可請家教,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只有學生學習提高了,才會使他們變得自信起來,那么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產生。
學生厭學的原因
1、智力發展差異造成的影響
整體而言,男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要比女孩子慢一些,經過研究表明,五歲男孩的智力平均發展水平和三歲的女孩相當。因此,在小學一年級階段,剛滿六周歲入讀一年級的男孩,更容易出現因為發育相對慢些,而出現學習困難的情況,如果家長沒有及時關注,并且幫助孩子適應,就容易造成厭學問題。
2、性格方面的原因。
有些孩子的性格是比較內向,敏感,比較粘父母,往往容易有入學適應困難的問題,而表現出不愿意去上學。這種情況容易出現在幼兒園入學階段,小學、初中或高中第一次離家住宿。在我遇到的個案里面,也有大學階段,因為遠離家庭,不適應新的環境而造成的厭學問題。
3、學校的因素
學校的因素主要有,老師和同學的兩方面因素。大部分的孩子,會因為不喜歡某一個老師,而討厭學他的那個學科。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更明顯。但實際上初中和高中,孩子仍然會因為老師的因素而受到影響。
對于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家長要找到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方法,讓孩子體會的學習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同時盡量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努力做到富教于樂,勞逸結合,對于孩子的進步要及時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