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常常把挫折教育掛在嘴邊,卻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孩子碰到困難,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而不是袖手旁觀和批評教育,那么如何訓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如何訓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從小培養獨立意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能自己去做得到的事就自己去做。比如刷牙洗臉穿衣服,收拾書包文具……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能自己做的事家長不要代勞,不要讓他有一種要風得風有雨得雨的感覺。
2、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
從小學會幫做家務活,從簡單的擦桌子,掃地拖地,到做飯洗衣服等,除了從小做家務,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外,可以多做一些戶外運動和相應的訓練。發達國家的孩子們參加的一些戶外生存訓練不錯。
3、父母要學會跟孩子“共情”
孩子遇到問題,父母需要認真的對待,蹲下來靜心傾聽,溫柔安撫。站在他的角度多些共情,多一些體諒,多一些鼓勵,對孩子需要無條件地愛.需要全面接納他一切的優點缺點,借各種機會表達出來。
4、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和自制力
遇到事情,學會忍受,學會控制自己??刂魄榫w.平時生活中做一些延遲滿足的訓練。比如想吃糖果,先做完這個。想去玩,先把作業做完。
5、多出去見識世面。不要陷于狹窄的思想世界。
多出去走走,安排旅行計劃。多帶孩子出去見見世面,這樣可以避免在狹小的環境和范圍內,以致心胸不夠,目光短淺,遇到問題過于計較。容易陷入狹窄的思想世界里。
6、培養自信心
失敗了不要緊,這次犯錯也不要緊,下次多一些耐心。就可以重新樹立自信.也可以說一些爸爸媽媽失敗的例子,名人傳記失敗的故事。失敗不可怕,堅持下去一定可以做到。溫暖的相似的經歷,他一定感覺到放松,迅速排掉負面情緒。多跟他嬉鬧、跟他分享、認真地傾聽。
怎么安慰孩子克服困難
1、引導孩子變困難為動力
當孩子在交往中遇到困難時,家長要引導孩子分析困難的原因,從中汲取教訓,想辦法克服困難,當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難時,家長要鼓勵和肯定。這樣孩子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如果孩子獨自克服不了困難,家長要給予適當的安慰,并提供一定的幫助,以免造成孩子過分緊張,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2、給與適當的獎勵
孩子成功克服挑戰,家長可以適度給予鼓勵和贊美,但這些鼓勵必須要具體,比如說出孩子在哪個具體方面表現不錯,不用以物易物的心態和孩子進行交換,孩子面對困難不害怕,必須是發自內心的態度,獎勵只是讓孩子具備抗困難能力的持續動力。
3、平時注意給孩子樹立困難教育意識
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困難教育意識,不要讓孩子長期處于養尊處優的狀態。
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父母的耐心和民主的教養方式有利于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好學、誠實的性格,從而增強孩子的耐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