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常常感到困惑了,為孩子付出了一切,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都給到孩子,滿足孩子的一切。但是孩子總是因為一點要求沒有被滿足,便會遷怒于父母。那么,為什么孩子不懂感恩?
為什么孩子不懂感恩
1、家長的過分溺愛
很多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如果父母對孩子過多的呵護,只會讓孩子失去自理能力。并且現在很多的父母護犢子的現象很嚴重,如果孩子因為貪玩而沒有完成作業,父母為了完成任務會幫著做;又或者孩子晚上貪戀手機玩游戲睡得太晚導致上學遲到,家長會以臨時有事為由給孩子請假。不能讓孩子自己主動承擔責任,長期處于溫室的環境下成長,這樣的孩子遇到事情肯定會不堪一擊。
2、孩子體會不到社會現實的辛苦
現在的孩子,自小生活得高高在上,不知人間疾苦;不曾體驗生活疾苦,不曾遭遇人生困難的孩子,先不提他的處事經驗,單單是他能不能理解父母的辛酸,這就是個大問題。
3、父母經常辱罵孩子
父母脾氣差,經常對子女破口大罵,甚至是辱罵,把自己的不如意發泄到子女身上,通過這種方式來發泄自己命運不公或者委屈,又期望子女能為自己出人頭地的渴望。長期如此會導致小孩感受不到人間的溫暖,只有世態炎涼,容易形成人情淡薄,甚至仇視社會的心理,當然感恩更不用說了。
孩子不懂感恩家長應該怎么做
1、從小讓孩子參與家庭生活
孩子兩歲以后,自我控制能力也會逐漸穩定,自我認知逐漸萌發,這個階段,家長就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可以慢慢地培養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穿衣等。等孩子慢慢長大,可以讓孩子洗自己的小衣服,整理自己的房間,衣柜等,具備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雖然在整理的過程中,會有些辛苦,同樣他是可以感受到家長在為自己做這些事情時的辛苦,懂得心疼自己的父母。
2、家長要傳達正確的價值觀
家長在孩子交友的過程中,不要過分干涉,要教導孩子不要以成績好壞來判定一個人的品性。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閃光點,成績的好壞,金錢的多少都是外在的,只要品質好,善良有理想就可以成為好朋友,同時也要讓孩子學習這些好的品質。學習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德智體美勞都應當持續發展。假期時,還可以讓孩子體驗一把當父母的感覺,互換位置,當孩子真正體會到辛苦時,內心自然會感恩自己的父母。
3、教會孩子懂得感恩
百善孝為先,讓孩子學會感恩,家長首先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孝敬父母,在孝敬父母的同時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當身邊的朋友,老師,同學幫助自己以后,要教導孩子向別人表達感謝,互幫互助才能贏得別人的夸獎。
家長若不想讓自家的孩子成為白眼狼,不感恩,不孝順的這類孩子,就要從小開始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切實情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飛翔。適當的用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只有自己親身體會過,才知道感恩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