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是會節奏越來越快,竟爭越來越激烈,想要孩子長大能夠直面挫折需要正確的教育孩子面對挫折。那么如何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呢?
如何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
1、父母要樹立“挫折教育”的意識。
很多父母認為年紀小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弱的,所以對孩子的保護就顯得有些過了。父母認為不應該讓孩子遭受過多的挫折,父母的這種觀念直接影響到了孩子對挫折的認識和理解。
2、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具有獨立生存的能力,能面對挫折較好的解決問題,這就是進行挫折教育的目的。父母應該從小就鍛煉孩子。只有讓小孩學會獨立生活,他才能在生活中成熟起來,提高抗挫折能力。
3、給孩子設定一些挫折障礙。
挫折會光臨每個人,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對于孩子來說,在他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苦難阻礙。所以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在孩子生活或是學習中安排一些困難,讓孩子習慣了面對挫折,讓他們一次次的經歷挫折之后,他們就會從中找到解決挫折的方法。
如何教會孩子應對挫折
1、面對現實,正確引導
生活就是充滿挫折的,挫折會伴隨著每個人走一輩子。孩子必須要學會勇于面對挫折、戰勝挫折。家長要讓孩子學會獨自面對挫折,克服依賴的心理,才能讓孩子正確面對挫折。家長可以和孩子在一起,找到之所以產生挫折的原因,并引導孩子逐漸去解決它,然后告訴孩子要“吃一塹、長一智。”在孩子經歷某件事情之前,家長最好先給孩子“打預防針”,告訴孩子處理這件事情應該注意什么,或者是也許會遇到挫折,但還是希望你能夠努力等。
2、親身經歷,戰勝挫折
孩子要總有一天會離開家長,行走在屬于自己的那條路上,所以經歷風雨是一定的,家長要舍得放手。家長平時要給孩子創造出適當的條件和環境,讓孩子多多接觸社會和大自然,逐漸嘗試接受各種考驗,然后在考驗中體會成功或是失敗。當然,家長給孩子提供的機會一定要適量適度,不要因為困難太大或過于頻繁讓孩子感到厭煩,甚至失去信心。
要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家長必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做好面對挫折的準備,具備應對挫折的能力和勇氣,順利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