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果平時仔細觀察孩子就會發現,有些孩子在學習時,會表現的心浮氣躁,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走,總之就是靜不下心來去學習。那么孩子靜不下心浮躁粗心怎么辦?
孩子靜不下心浮躁粗心怎么辦
1、集中注意力
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就要學會把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有的家長,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學習,都把電視機開著,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將,這些做法都會造成對孩子的干擾,使他們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久而久之,孩子便開始毛毛躁躁,養成“一心二用”的壞習慣。因此,家長應該在孩子學習時給他們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
2、加強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當人們面對較難的問題時,心理上會比較重視,造成大腦思緒不易受到干擾,因而不易出現差錯。反之,對較容易的問題心理上不太重視,思緒容易受干擾,因而較易出現差錯。所以,重視任何問題,就不會馬虎隨便,掉以輕心,而且也能自覺地克服分心現象,從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3、保持適度緊張情緒
心理學家研究顯示,智力操作效率與情緒緊張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倒u型曲線關系。當情緒過分緊張,或毫不緊張時,智力操作效率都是最差的。當情緒在中等強度的緊張狀態下,智力操作效率往往是最好的。保持適度的緊張情緒,也是防止粗心的有效方法。
4、家長不要插手
有些家長總怕孩子做錯題,一天天堅持給孩子做檢查,無形中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做題毫不在意,反正有人檢查,錯了再改。家長應讓孩子自己檢查,鍛煉其能力,克服馬虎的毛病。
孩子靜不下心浮躁粗心的原因
1、意志力薄弱
有的父母為孩子灌輸知識,可以不重視培養意志力,導致孩子做事時候,怕苦怕累,急躁做事,沒有恒心。
2、遺傳因素
由于神經不平衡,神經強而不靈活的人,就會容易急躁,沉不住氣,做事沖動,注意力不集中。
3、家長的影響
有的家長想脫貧致富,會表現得急功求利,有急躁的心態,家長的行為思想是會影響兒女的思想。因此,想改變孩子的浮躁心里,首先父母要給孩子樹立榜樣,培養日常行為習慣。
孩子之所以出現靜不下心浮躁粗心的行為,是因為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當然也有對學習不重視的原因,所以家長應該加強對于孩子的教育,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