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確實是最令父母頭痛發愁的事情。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孩子不是木偶,有自己的喜怒。所以,家長和孩子之間經常劍拔弩張。那么,怎么讓孩子愛上學習呢?
怎么讓孩子愛上學習
一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二是培養孩子的學習動力。
1、我們經常講,好習慣要從小培養,如果一個孩子從小開始就養成了愛學習的習慣,那么長大之后基本上不用過多的干預孩子的學習,因為他本身已經對學習有了興趣,家長只需要正確的引導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對于年紀比較大了的孩子來說,這個時候再去培養他的學習興趣,不能說不行,難度就比較大了。
2、所以針對年齡比較大的孩子來說,一方面家長可以通過有效的學習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另外一方面,可以通過物質激勵來培養孩子的學習動力。只要有了動力,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3、同時,作為家長,如果你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一定要以身作則,不能單方面地要求孩子學習,自己卻老抱著個手機,既然想讓孩子改變,那么就一定要從自己做起,要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榜樣,如果自己都改變不了,你憑什么來要求孩子呢?
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
1、理清內心的障礙
很多家長因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遭遇到太多的困難以及痛苦,導致了對學習充滿了負面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又會進一步通過自己的言行傳遞給孩子。人的觀念對行為影響實在太大了,如果一個孩子接收了太多負面的信息,自然就容易變得否定自己,不夠自信。所以,如何改變自己對學習的認識,進而影響孩子對學習的看法,是家長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試著想一想,您平時跟孩子說的話,是正面的居多還是負面的居多?
2、學習力是可以傳承的
如果父母是愛書的,那么孩子多半比較容易愛書。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讓孩子愛上學習,首先父母要有一個好學的心。
我媽媽在80年代的農村,就會自己訂閱報紙,從報紙雜志上吸取最新的信息,幫助自己改善生活。盡管家庭困難,但是我的父母一直都在不斷地用知識充實自己,這一點對我影響很大。
3、多跟孩子互動
有證據表明,對于同一件事情,愛學習的父母給孩子的反饋會比不愛學習的父母多5倍以上。這也就是為什么部分孩子的思維靈活,而部分孩子的思維跟不上節奏的原因。
人的大腦在良性的互動中會飛速成長,小時候特別要注意跟孩子互動。沒有這個意識的父母往往簡單粗暴地要求孩子學習,殊不知,日常生活中的互動是孩子吸收知識非常重要的環節。
4、信任孩子
信任孩子意味著給孩子足夠的探索的自由,不過多的干涉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支持。
很多孩子平時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丟三落四,做作業錯誤不斷,對學習持無所謂的態度,其實都是跟孩子的獨立性欠缺有很大關系。
我們經常無意識的不信任孩子,導致過多的干涉了孩子的行動,經常中途打斷孩子的行為。這樣的家庭教育,無形中會讓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同時也對自己沒有信心,最后不得不形成依賴父母的習慣。
5、讓孩子有成就感
不管如何,不要輕易的否定孩子。我們可以批評孩子,但是贊美孩子一定要更多一些。當你不拿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的時候,你總能輕易地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為孩子的一些行為所感動。記得每次發現孩子的進步,都要及時的具體的肯定孩子。
6、排除干擾
正向您所說,孩子喜歡玩游戲,用手機,這明顯是家庭教育導致的不良習慣。
大人首先要做到不要一停下來就用手機,手機對大人的誘惑力都那么大,何況孩子呢?
其次是給孩子找一些好的伙伴,盡量多做一些戶外活動,避免受到電視和手機的誘惑。
最后就是要在家庭中多布置一些學習的環境,閑下來大家一起閱讀。
總而言之,要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家長的任務任重而道遠!我們永遠記住,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我們今天的辛苦和努力,是為了孩子的明天更輝煌!如果不想讓孩子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熱愛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