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有些父母會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而逼迫孩子去學習,有些父母則習慣于將高分名校掛在嘴邊,雖然希望孩子成人成才的本意是好的,但若過度強迫則很可能會適得其反。那么怎樣勸說不想上學的學生呢?
怎樣勸說不想上學的學生
1、改善環境,愉悅心境。
要改變厭學的學習態度,首當其沖是改變孩子的學習環境,這樣的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三者之間相互配合。一個重學、樂學的學習氛圍是需要社會鼓勵、家長關懷、教師重視和同學的友好。只有這樣,厭學學生才能消除他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對于學習的態度也由厭惡感轉變為舒適感、從而積極主動地開始新環境的學習。
2、改變觀念,接受自我。
變厭學為樂學的重要一環是讓厭學的學生能夠重新認識自我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所以家長應該認真地去發現厭學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從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斷強化,讓他在前后比較中接受自我,認識到自己并非無可救藥,而是能學好的,從而改變厭學的觀念。
3、培養興趣,樹立信心。
厭學學生在認識了新的自我價值后,就會開始新一輪的自我實踐,嘗試結果的好壞是他們能否徹底轉變自我的關鍵。所以家長要盡量存在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矯治厭學的心理障礙。
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
1、父母要真正尊重接納自己的孩子,承認孩子不想上學,內心一定有難言之隱,并真誠地表達看到了孩子內心的苦楚,希望能和孩子一起來分擔;
2、和孩子一起探討,不想上學的背后到底是對什么事情不滿或者在什么事情上需要幫助,內心有什么需求,看清自己,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和希望;
3、同理孩子,通過自我暴露,告訴孩子我也不想上班了,問他可不可以,孩子一定會說不可以,因為不工作就沒有工資收入了;
4、讓孩子表達自己不想上學的原因,并通過共情,了解孩子內心的糾結和矛盾,并無條件地接納,不要指責,埋怨,更不能打罵,將事情復雜化;
5、弄清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后,讓孩子體會面對這一件事情,是什么感覺,嘗試讓孩子看清自己的情緒。
總之,為了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家長要把轉化厭學孩子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給他們創造各種參與的機會和條件,使他們逐步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