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處于青春期,厭學心理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情緒。高中也是一生中比較重要的階段,學業、心理等各方面都有壓力。厭學,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成長等各方面的發展。那么高三學生厭學不想上學怎么辦呢?
高三學生厭學不想上學怎么辦
了解厭學原因
有來自家庭的、學校與教師的、還有自身的原因。首先,需要了解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究竟是來自上面所說的哪一點,只有了解清楚問題,才能知道如何更好地解決問題。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通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改變和調整教學方式與技巧,來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可以通過將學生喜歡的、感興趣的東西與教學結合起來,來引導學生學習;更可將學生長處與學習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優點,讓學生感覺到成就感和充實滿足感,會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老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當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會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老師應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并且積極發現孩子的優勢,幫助學生尋找正確的適合的學習方式。
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應該適可而止,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當學習成為一種壓力,學習的效果和意義都會大打折扣。讓孩子學得輕松,學得快樂,才能真正學到東西并樂于學習。
注重對學生的贊揚和鼓勵
語言的贊美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很大的鼓勵作用。被肯定會讓學生感覺到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滿足,這就激勵他更加努力學習,追求更大的進步。如果對學生過多的批評和指責,反而會讓學生情緒低落,學習時會更容易出錯。這是老師和家長都應該要注意的。
學校要完善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作為學校,應該要不斷改進和調整對學生的管理和教育方式,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平等、安全、溫馨的環境中學習。重視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創新,重在引導學習學習,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家長要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和良好的學習環境
家庭關系和諧,互動良好,那么孩子在家庭當中會感覺到安全和放心。如果孩子總是可以感覺到來自父母的支持,會讓孩子更勇敢更積極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事情。如果在家父母竟成爭吵,或者是父母對自己的學習毫不過問,或者父母把自己逼得透不過氣,這種種的情況都會讓孩子內心感覺到難受,影響情緒和心理健康狀況,學習也容易出問題。
孩子在進入高中的時候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既要努力把學習學好,也要考慮填報自己心儀的學校,如果這一階段沒有走好的話,那么對自己以后影響還是蠻大的,所以孩子在這一階段有心理壓力也是很正常的事,父母要做的就是為孩子減壓并不斷安慰孩子不要給自己太太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