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努力工作,拼命為孩子創造了很好的生活條件,想要讓孩子更好的生活。但一不留神,孩子就出現問題了,開始處于躺平狀態,什么都不愿意做。
其實,孩子躺平是有原因,通常和孩子的某種需求沒有被滿足有關,如安全感等。家長不妨放一下手中的工作,和孩子好好聊聊,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走出躺平狀況,重拾信心。
厭學躺平孩子的五個階段
1、消極對抗期:這個階段讓人頭疼,它是孩子厭學的前兆。孩子在這個階段還是會正常上學,但你會明顯感覺到他對學習變得消極,表現出許多不同以往的行為。他經常敷衍完成作業,或者出于各種原因請假。在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不能從孩子的角度處理他們的情緒問題,很容易會導致孩子變得更嚴重。
2、失控對抗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完全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并且反抗父母的一切。孩子大概率不會去上學,無論家長采取什么方法,孩子都會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此時的孩子要么完全封閉自己,不理會家長,整天將自己鎖在房間里玩游戲;要么表現出各種脾氣,稍有不順心就對家長發脾氣。
3、宣泄報復期:這個階段對父母來說是一次渡劫期,孩子會變得更加過分、肆無忌憚。能明顯感覺到孩子變本加厲地瘋狂折磨家長你,討厭家長,無論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孩子會逐步挑戰家長的底線。
4、迷茫空洞期:經過宣泄和報復后,孩子的情緒會得到很好的改善,情緒也會逐漸平靜下來,最重要的是,他會對父母的態度改善很多,慢慢開始親近父母,出現討好行為,這是非常好的現象。只需要有足夠的耐心陪伴他,家長會發現孩子經常無聊地依賴你,這個時候,父母只需展現關懷,進行適當溝通,孩子就能保持住。
5、成長探索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可能有些反復無常,但總體趨勢是向好發展的。孩子追求美好和探索精神會逐步展現出來,父母只需要保持情緒穩定,避免與孩子發生沖突,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厭學躺平的孩子有什么特點
1、上課時經常心不在焉,東張西望,課后作業馬虎應付或互相抄寫,有時甚至沒有完成,成績不斷滑落。
2、為對學習活動存在認識偏差,遠離學習活動。他們感到好像只有離開學習才能達到心理平衡。他們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學習活動之中,一般不愿做作業,不認真聽講,經常違反課堂紀律,時常遲到、早退。
3、上課經常打瞌睡,但下課時精神十足。作業經常沒有完成,基礎較差,成績不佳。
4、孩子表現出缺乏動力的一面,不愿意為學習付出努力,可能會避免參與課堂活動或拒絕接受新的學習任務。
5、學習能力受到抑制,以往學習成績良好,但適應不良后產生學習困難,稍有難度、復雜的題目就無法解決,記憶力下降。
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是什么?怎么和孩子相處才是最好的教育
1、傾聽與尊重:與孩子相處時,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們的獨特個性。給予他們表達自己的機會,并給予積極的回應和肯定。
2、建立良好的溝通: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是教育的關鍵。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開放和支持性的環境,讓他們感到自由地與你交流。倡導坦誠和理解,盡量避免批評和指責。
3、培養信任關系:與孩子建立信任關系非常重要。遵守承諾,言行一致,展示出你對孩子的信任和支持。盡量避免使用威脅或懲罰來激勵孩子,而是通過鼓勵和正面強化來促進他們的積極行為。
4、培養興趣愛好:尊重孩子的興趣,并鼓勵他們追求自己的愛好。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幫助他們探索和發展自己的潛力。通過興趣愛好,他們能夠獲取樂趣,培養自信心和積極性。
5、建立規矩和界限:設立適當的規矩和界限是教育的一部分,它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紀律和責任感。確保規矩合理、明確,并與孩子共同制定,以增強他們的參與感和責任感。
6、以身作則:作為家長,你的行為和態度對孩子有深遠的影響。以身作則,展示出正面的價值觀、道德標準和品質。成為他們的榜樣,并用你的言行來引導他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