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主因分別是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如果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家長可以從這三方面分析原因和尋找解決方法。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偶然因素,比如說考試時的心態、狀態等都會對孩子的成績有所影響。具體原因需要家長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判斷,并根據原因尋找解決方法。
成績上不去的原因
1、學習興趣低。這是首要原因,學生對學習沒興趣,很難去主動接受知識。
2、學習方法存在問題。學習必須靠方法,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方式已經不適合如今的素質教育。
3、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最基本的知識必須熟記于心,不能丟三落四。
4、基礎知識不能靈活運用。基礎知識掌握了,簡單的題目會做,但不會靈活運用,中高難度的就沒法做了。
5、做題量不夠。掌握了基礎知識及運用方法,但沒有用題海戰術,鞏固所掌握的。
孩子學習狀態差有什么表現
1、學習不夠認真。表現為學習態度消極,甚至極度厭煩。做作業時磨磨蹭蹭,并且需要家長反復提醒和督促,有的則胡亂應付了事。
2、自信心不足。在學習上自信心不足有多種表現,如上課不敢舉手發言、對學習畏難情緒大、抗挫能力差、依賴性強、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或者學不好某門學科)等等。
3、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或做作業時不集中注意力,或者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要么做小動作,要么說閑話,要么思想開小差,或者兼而有之。注意力首先是個生理問題,其次是個心理與行為問題,又叫做“視聽覺障礙綜合癥”,本欄目有專門的文章介紹。
4、學習效率不高。雖然孩子學習比較努力,但是要么因為學習狀態不好,方法不得當,記憶力差等原因而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要么總是因為粗心大意做錯題而導致在考試中丟分。
5、學習與考試焦慮。一上學就緊張,或者總擔心自己考不好,甚至會因此出現某些不良的身體反應,如頭暈頭痛、肚子痛、身體其他部位不舒服、尿急、出虛汗、頭腦一片空白等。
孩子學習狀態差成績上不去家長怎么引導?過來人給家長推薦幾個方法參考
1、給孩子樹立榜樣,引導孩子學習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以通過繪本故事、名人故事等感化孩子,為孩子樹立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堅定孩子的學習意志。除此之外,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父母盡量不要過多的娛樂,這會讓孩子學習不專一,影響孩子的學習的心態。父母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學習,比如看書、做工作等。
2、表揚并鼓勵孩子,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當我們用心去做好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肯定,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也是人性。孩子的自我意識不強,更需要來自父母家長們的表揚和鼓勵。家長朋友們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價值,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孩子的學習情緒才會高漲,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性才會提高。
3、幫助調整孩子學習方法
如果發現孩子對學習不敢興趣,也有可能是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對,導致孩子厭學,甚至棄學。我們作為家長就要及時分析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況,或者請教孩子的老師,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后針對性的幫助孩子調整學習方法。
4、幫助孩子尋找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學習的道路上,合適的學習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可能由于孩子的年齡太小,經驗不足,無法迅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這會導致孩子走了很多彎路。
因此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去尋找適合他的學習方法,例如:有的孩子早上記憶力好,有的晚上記憶力好,這段時間他應該干什么等等,最好和孩子一起擬一個時間表,督促孩子學習。
5、保持學習的新鮮感
日復一日的重復做一件事情是挺枯燥的,孩子的學習也是,每天重復一樣的學習模式,是孩子缺乏學習興趣的重要原因。家長朋友要在孩子的學習之外適當的增加一些新鮮的學習內容,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新鮮感,這樣也就慢慢的培養了孩子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