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也叫專注力,是一個人能夠專心做一件事情的重要狀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會表現的做事情不專心,沒辦法用心寫作業和聽講。影響孩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孩子好奇心旺盛等。
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解決
1.家長不要以關心之名總去打擾,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學習的時候,很多家長一會切點水果送過去;一會關照要保持距離、保護眼睛;一會提醒多穿一件衣服、當心感冒;一會批評孩子什么不對......如此這般,既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又弄得孩子心煩意亂,長期以往就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出現。
2.生活習慣規律
建立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洗澡、幾點睡午覺等。一方面,生物鐘的養成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利,讓家長便于引導孩子吃飯、入睡、安排適宜的活動。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在對應的時間表內專心從事一件事情。
3.給孩子一個明確的完成作業的期限
培養孩子的時間緊迫感,慢慢地讓孩子形成學習規律。有了明確的任務,孩子學習時就有了動力,才能保持緊張狀態。當然,要求孩子學習時,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要求孩子長時間做同一件事。這些都是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4.為孩子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
許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與家庭環境有關。當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安靜。不要讓孩子注意到家長在做什么。如果家長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讀書、學習的習慣,孩子就能耳濡目染。此外,要注意排除干擾孩子學習的因素。
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是怎么回事
1.電子產品使用頻繁
在互聯網發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孩子早早的就開始接觸電子產品了,甚至可以說陪伴孩子成長最多的不是家長,是電子產品。電子產品的過分使用會導致孩子對其他事情提不起精神來,雖然是在上課,但是腦海中依然想著游戲或者動畫片中的內容,自然就會走神、坐不住。
2.家庭因素等影響
孩子的心理受到能力會比較脆弱,如果家庭中氣氛突然不好,比如爸爸媽媽吵架了,這些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心理有負擔,大腦內需要思考的事情過多,就會導致孩子分心,上課的時候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
3.好奇心重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有一部分是因為好奇心太重,他們聽到什么聲音都想要找到源頭,自然就會常常走神、坐不住。
4.學習任務和活動過于頻繁
家長對孩子有著望子成龍之心,很多心急的父母打著讓孩子全面發展的幌子,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讓孩子接觸太多的東西,卻又沒有真正去了解孩子喜歡什么。孩子僅有的時間被全部分割,過多的事物耗費了孩子的精力,導致孩子專注力下降。
有效提高專注力的5個方法,家長一定要為孩子收藏起來
1.幫助孩子排除干擾
家長可以為孩子營造安靜的家庭學習和休息氛圍,切莫把緊張情緒傳染給孩子,不要給孩子任何心理包袱,不要讓孩子胡思亂想。多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及時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遇到的問題,不要讓這些事情過多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2.環境保持安靜且簡單
在嘈雜的環境里,我們很難靜下心來做完成一件事情,孩子也是。如果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里,孩子會變得躁動不安,根本無法保持專注。家長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這樣孩子的身心更容易處于一個平靜的狀態,從而有利于專注當下。
最好的做法是給孩子騰一個專門的學習區,對于保護孩子的專注力會更好。同時在孩子的學習區,也要盡量保持干凈、簡單,不要讓雜亂的擺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學習用品,也不要花里胡哨,盡量購買圖案簡單、無造型的。過多的圖案和設計,也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把主動權交給孩子
孩子的專注力好不好,其實與孩子想不想做這件事是有關系的。孩子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想做這件事,是家長安排和控制的,他的注意力會放在反抗上,而不是這件事本身上。自然而然,孩子表現出來的,就是心猿意馬了。但如果是孩子自己想做這件事,他表現出來的專注力和行動力就會遠超你的想象。
所以想要孩子在一件事情上保持專注力,家長要學會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家長平時可以讓孩子自己安排學習和生活的時間,家長只需做適當提醒。當孩子能夠按自己的意愿去安排自己的事情時,他會更有掌控權,也更愿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從而也能表現出更好的專注力。
4.讓孩子勞逸結合,減輕壓力
家長要幫助孩子調整好生物鐘,保證充足的睡眠,敦促孩子進行適當的運動。家長應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建立有規律的起居,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睡眠。讓孩子盡量利用白天學習,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不要貪黑熬夜。
在星期日時,家長可與孩子進行爬山、打球、游泳等活動。此外,孩子也應學會抓住間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如在學習中的間隙時間,可進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動。
5.利用孩子的興趣,提升專注力
孩子對有興趣的活動,專注力會提升。家長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情感和行動,看他對什么感興趣,然后提供給他感興趣的玩具或者開展相關活動,孩子就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到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