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多動,磨蹭,這些都是孩子常見問題,家長會聚焦問題,反復強化,過早給孩子定論,給孩子貼負標簽。其實這些都是孩子成長中的正常現象。
孩子拖拉磨蹭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
1、幫助孩子學習時間管理,就是幫助孩子學習自我管理,提升孩子的自制力。具體來說,就是幫助孩子學會管理好什么時候“我要做”、什么時候“我不要做”和什么時候可以做“我想要的”。
2、父母要給孩子創造讓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和空間。比如給孩子提供獨立而又安靜的角落或者是自己的房間。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注意力的時間會延長,注意力的專注程度也會提升。
3、可以通過讓孩子做一些能夠提升專注力的游戲和訓練活動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比如:玩連連看、拼圖、找不同等等,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特點,給孩子提供不同難度要求的游戲和訓練。
4、建立獎懲制度沒錯,但家長必須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獎懲的制度必須要統一。比如讓孩子做兩個小時的作業,只讓他休息五分鐘或者十分鐘。這樣的做法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在作業的時候讓他更加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學習拖拉愛磨蹭,父母需要了解背后的原因
“1分鐘,10分鐘,半個小時……”這個對大人來說是很簡單的,但對于孩子來說卻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家長要從日常生活中他能理解的、最熟悉的場景入手教孩子掌握時間概念。
孩子有自己的節奏,如果家長一直催催催,孩子就會很煩,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不讓做的孩子偏做。所以,父母們不要著急,放慢速度,不僅僅是讓自己喘口氣,更多的是為了讓孩子去感知生活。
孩子書包總是亂七八糟的,很難收拾自己的東西,經常亂丟亂放,丟三落四,學習的時候要到處找要用到的東西,耽誤時間。這些都說明了孩子的條理性差。
孩子磨蹭愛拖拉,用這幾大方法,培養孩子成為時間管理高手
第一、學會制定每日計劃
制定每日計劃表,是一種幫助孩子養成良好時間管理習慣的有效方法。通過制定計劃表,孩子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并掌握自己的時間。比如孩子經常寫作業拖延,一直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寫,父母就可以幫他制定每日學習計劃表。
第二、分清輕重緩急
孩子對每件事情的重要性是分不清楚的,他們只會優先做那些讓自己覺得開心的事情。以至于那些必須做,但又不開心的事遲遲不行動。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后,就開始看電視,不愿意先做作業。父母需要教孩子分清每件事情的輕重緩急,讓孩子優先把最重要的事情做了。
第三、教孩子如何規劃
有時候孩子遲遲不愿意跨出行動,可能是不知道要如何開始。比如中秋節,老師要孩子做一個手工燈籠。對于從來沒有做過手工的孩子,肯定會覺得很難。但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可以教會孩子如何規劃,將大項目分解成小任務,并制定計劃來逐步完成,孩子就能輕松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