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來越不懂事,不讓做什么偏做,講道理沒用,批評也沒用,簡直軟硬不吃,孩子我行我素的行為讓家長頭疼,此時家長一定要重視,合理的引導,避免孩子養成不良性格。
小孩油鹽不進怎樣才能讓他聽話
1.依照孩子的喜好進行誘導。孩子對于自己喜歡的事物會更感興趣。比如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家長們就可以依照動畫片里的人物給孩子講故事,把想要告訴孩子的道理放進故事里,孩子更容易接受。
如果想要教孩子認字,可以把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的名字寫下來教孩子認識,孩子在看動畫片的同時也會對這些字加深印象。
2.家長以身作則,耐心陪伴。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上學之前,是父母天天和孩子待在一起,父母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對于孩子的調皮和任性,家長們要擺正心態,耐心的找到孩子的興趣愛好,用孩子的愛好當做教育孩子的工具。
3.學會講故事。有畫面感的教導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因此,需要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學會講故事。
最好可以繪聲繪色的講完一個故事,語言不用過于高端專業,主要是為了讓孩子能聽懂。最重要的是,要把想告訴孩子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中,讓孩子從故事中得到啟發。
家長們要知道,一味的說教不僅收效甚微,還有可能適得其反。學會方法,才能讓教育更加有效。
小孩油鹽不進的原因
1.不能控制自己情緒。孩子因為年齡的限制,缺乏理性判斷的能力,在無法正確理解家長良苦用心之前,在他們較為簡單的思維模式里形成的只有家長的阻礙,自然會產生心理上的落差,情緒會有些崩潰。而孩子又無法很好的控制情緒,在比較激動的情緒中,自然聽不進去家長的話。
2.家長態度強硬。在很多家庭里,孩子的行為都是按照家長的標準來衡量的,“這個不行,不可以做”,家長們總是喜歡簡單粗暴的將自己的態度傳遞給孩子,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接受程度。家長的強硬態度很容易激發孩子的叛逆心理,不管家長說什么,一定要反著來。
3.孩子缺乏安全感。在孩子世界里的“油鹽不進”,有些時候是對自我世界的保護。這種情況在離異或者親子關系比較緊張的家庭中會比較常見,孩子認為家長不會理解或者幫助自己,在這種不安全的環境中,與其被大人壓制著妥協,不如把自己包裹起來。
面對叛逆、油鹽不進的孩子父母如何應對
首先,父母要跟孩子平等的交談。面對寶寶的無理取鬧,如果強制性的拿出父母的權威來跟孩子對著干,只會適得其反。不如蹲下身來,和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訴求。如果寶寶出現解決不了的問題時,父母也可以幫忙出謀劃策。
其次,切勿打罵孩子。處在叛逆期的孩子都有逆反心理,你越是跟他唱反調,打罵他,他越是會反抗。所以,父母一定要沉下心來,不要打罵孩子,否則還會讓孩子產生膽小,自卑的心理。
再次,適當的鼓勵和認可孩子。孩子們都是渴望得到大人的認可的。即使他們在做一件你認為不對的事情。你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先去認可他的想法和做法,然后等他的心情平復下來之后,再去表達你的意見,說出你認為的正確做法是如何的。
也就是“緩兵之計”,給孩子一定的平復時間,再去認可和鼓勵他,可能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哦。